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列子》第八章说符1

(2019-04-17 05:03:33)
标签:

本心

道德经

佛学

灵性

文化

分类: 道德经

 第八章讲识神退位

1、独立不遗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列子曰:愿闻持后。曰:顾若影,则知之。列子顾而观影: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列子向壶丘子林学习。壶丘子林说:你如果能看到做事的结果,能够瞻前顾后,就可以和你谈怎样立身处世了。列子说:希望能听你说说怎样看到做事的结果。壶丘子林说:回头看看你的影子,就知道了。列子回头看他的影子:身体弯曲,影子便弯曲;身体正直,影子便正直。那么,影子的弯曲与正直是随身体而变化的,根源不在影子自身;自己的屈曲与伸直是随外物而变化的,根源不在我自己。这就叫保持落后却处于前列。 )(人生想要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业时,暂时别管一切难堪与批评,外面的环境是外物,我,始终要独立而不遗,顶天立地站住。)

2、万物皆是道的影子

关尹谓子列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书,度诸法士贤人之言,所以存亡废兴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关尹对列子说:说话声音好听,回响也就好听;说话声音难听,回响也就难听。身体高大,影子就高大;身体矮小,影子就矮小。名声就像回响,行为就像影子。所以说:谨慎你的言语,就会有人附和;谨慎你的行为,就会有人跟随。所以圣人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看见过去就可以知道未来,这就是为什么能事先知道的原因。法度在于自身,稽考在于别人。别人喜爱我,我一定喜爱他;别人厌恶我,我一定厌恶他。商汤王、周武王爱护天下,所以统一了天下;夏桀王、商纣王厌恶天下,所以丧失了天下,这就是稽考的结果。稽考与法度都很明白却不符合道,就好比外出不通过大门,行走不顺道路一样。用这种方法去追求利益,不是很困难吗?我曾经了解过神农、有炎的德行,稽考过虞、夏、商、周的书籍,研究过许多礼法之士和贤能之人的言论,知存亡废兴不是由于道的原因,从来没有过。”)(一个真正了解人生哲学的人,不要被虚名所骗。身体都不是真的生命,只是个影子。地球、山河、大地,包括我们这个生命,都是个影像,是第二、第三重投影。我们要追求的,是生命后面那个本有才对,不要被影像骗住了,欺骗了自己。万物为道所生,都是道的影子。

3、道是人类社会的保障

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疆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严恢说:问道在于在于求得财富。现在得到了珠宝也就富了,还要道干什么呢?列子说:夏桀、商纣就是由于重视利益而轻视道义才灭亡的。幸运啊!我没有告诉你道。人如果没有道义,只有吃饭而已,这是鸡狗。抢着吃饭,用角力相斗,胜利的就是宰制者,这是禽兽。已经成为鸡狗禽兽了,却想要别人尊敬自己,是不可能得到的。别人不尊敬自己,那危险侮辱就会来到了。)(只重视物质,不注重道会亡国的。)

4心的宁定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学习射箭能射中目标了,便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行。列子回去继续练习。三年以后,又把练习情况报告了关尹子。关尹子问: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记住,不要忘掉它。不仅射箭如此,治理国家与修养身心也都是这样。所以圣人不考察存亡现象而考察为什么存亡的原因。)(打中不打中在于心,在养心之道,心的宁定也就是定。

5、讲道行道

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列子说:气盛的人骄傲,力量强盛的主观,不可以和他谈论道。所以头发没有花白就谈论道,必然失误,又何况行道呢?所以自己主观,便没有人再教他。没有人教他,那就孤独没有帮助了。贤明的人任用别人,因而年纪老了也不衰弱,智力尽了也不昏乱。所以治理国家的困难在于认识贤人而不在于自己贤能。)(年轻人没有办法了解道,人生经验不够,一定到了斑白中年以上的人,生活经验够了,才可以同他讲道。给不斑白的年轻人讲道就是错误,讲道都不可以,更何况要他们能行道,绝不可能。

6道的自然化生

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宋国有个人给他的国君用玉做成树叶子,三年做成了。叶子的肥瘦、叶茎和树枝、毫毛与小刺、颜色与光泽,乱放在真的楮树叶子中便分辨不出来。这个人于是凭着他的技巧在宋国生活。列子听说这事,说:假使天地间生长的万物,三年才长成一片叶子,那树木有枝叶的就太少了。所以圣人依靠自然的生化而不依靠智慧技巧。 )(有这么一个技术,一辈子吃用不完,但是圣人靠的是道的自然化生,不是靠技巧。)

7、对应的纠缠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列子穷困,容貌有饥饿之色。有人对郑国宰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德学问的人,住在您的国家里而受到穷困,您难道不喜欢有道之士吗?郑子阳立即命令官吏给列子送去粮食。列子出来接见使者,两次拜谢并拒绝接受,使者只好走了。列子进屋后,他的妻子拍着胸脯埋怨说:我听说做有道德学问的人的妻子都能得到安逸快乐。现在我们挨饿,君王派人来给你送粮食,你却不接受,难道不是我们的命吗?列子笑着对她说:君王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根据别人的话才送给我粮食的;等到他要加罪于我时,又会根据别人的话去办,这就是我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后来,百姓们果然作乱杀掉了子阳。 )(不接受别人轻易的赏赐,尤其上面轻易的恩惠,反过来则同样有轻易的祸害。处在阴阳,有此便有比,逃不了因果、阴阳的制约,但是,能无心无念,就可以摆脱对应的纠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