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第三章周穆王2
(2019-03-31 08:01:32)
标签:
本心道德经佛学灵性文化 |
分类: 道德经 |
2、至人只是常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老成了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箸其术,故世莫传焉。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学习幻化之术,尹文先生三年都没有告诉他。老成子请问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退学。尹文先生向他作揖,引他进入室内,叫左右的人离开房间后对他说:“过去老聃往西边去,回头告诉我说:一切有生命的气,一切有形状的物,都是道化生出来的。阴阳的变化,演化着造化之始,气赋予形叫做生,形中气耗尽了叫做死。变化从一开始,到九就到了变化的极致,过了这个极数,就可以变形,女的变成男的。自然造化的巧妙、功力值深厚,本来就难以全面了解。只是变了一个表面的形状,这个功力是肤浅的,随时发生,又随时消灭。懂得了化生与生死是一回事,才可以学习化生之术。我和你也在化生的过程中着,为什么一定要再学呢?”老成子回去后,根据尹先生的话深思了三个月,于是能自在地变化,使物质时隐时现,又能意念改变四时,使冬天打雷,夏天结冰,使飞鸟在地上走,走兽在天上飞。但终生没有把这些法术写成书,因而后世没有传下来。列子先生说:“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术隐秘而平常,他的功绩与一般人相同。五帝的德行,三皇的功绩,不一定都是由智慧和勇力而来,也许是由幻化来完成的,谁能推测到呢?” )(至人只是常人,真人不露面。三皇五帝的成就当然是大道能量所化生出来的,人类历史,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毫无疑问。)
3、圣人无梦
觉有八徵,梦有六侯。奚谓八徵?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奚谓六侯?一曰正梦,二曰愕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知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怛。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焫内;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醒着的时候八种状况,睡着的时候有六种状况。醒着的八种状况:一是过去,二是现在,三是所得,四是所失,五是悲哀,六是喜悦,七是新生,八是死亡。这八种状况都是肉身的经历。睡着的六种状况:一是自然的梦,二是因惊愕而致梦,三是因思虑而致梦,四是因理想而致梦,五是因高兴而致梦,六是因畏惧而致梦。这六种状况都是神的经历。不懂得感应的人,事出来还不明白原因。懂得神感应的人,事出来了,就明白是必然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无所畏惧。本性本体通于天地,一切的变化不过是一气的赢虚,赋予某个物质上而已。阴气重的梦到大水而恐惧,阳气重的人,梦到大火而被烧。阴阳二气都旺盛的人,就会梦见生死残杀。吃得太饱会梦见给别人财物,没吃饱会梦见夺取别人财物。所以,元气浮虚的人会梦见身体飞扬;以元气沉实的人会梦见被淹。系着带子睡觉的人会梦见蛇,飞鸟衔了头发的人会梦见飞升。阴气要来了会梦见大火,要得病了,会梦见吃饭。喝了酒以后会在梦中忧愁,唱歌跳舞以后会在梦中哭泣。列子说:“神看到的是梦,肉身接触的是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都是神和肉身所遇到的。所以,神凝不胡思乱想的人没有梦。白天发生的事一清二楚,不需要动念,白天经历的事就到不了梦里。只是随顺一切变化。古代的真人,醒着的时候入定无意识,睡眠的时候不会做梦,难道是虚假的话吗?” )
4、谁真谁假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万有余里。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其民有智有愚。万物滋殖,才艺多方。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其所云为,不可称计。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日月余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性刚悍,强弱相藉,贵胜而不尚义;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最西南有个国家,不知道与哪些国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国。阴气和阳气不相交接,因而冬天与夏天没有分别;太阳与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与黑夜没有分别。那里的百姓不吃饭、不穿衣,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梦中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醒时的所见所闻力虚妄。四海的中央叫中国,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东西,有一万余里见方。这里的阴阳二气和谐,因而一个时期寒冷,一个时期炎热;昏暗与明亮的分别明确,因而一段时间是白天,一段时间是黑夜。这里的百姓有的聪明,有的愚昧。万物滋养繁殖,才艺多种多样。有君臣的扶持,有礼仪与法律的维持,他们好处说不完。醒着和睡着,把醒着当成真实,以梦当成虚妄。最东方的北角有个国家叫阜落之国。那里的土地之气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点太阳与月亮的余光。那里的土地不长庄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与树木的果实,并且不知道煮熟了再吃,性情刚强凶悍,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竞争而不崇尚礼仪,做事的时间多,休息的时间少,经常醒着而不睡眠。 )
5、正反相成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若位足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 (周朝有个姓尹的人大力添置家产,在他手下服役的人从清晨到黄昏都不得休息。有个老役夫的筋力已经消耗干净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唤,白天呻吟呼喊着干活,黑夜昏沉疲惫地熟睡。由于精神恍惚散漫,每天夜里都梦见自己当了国君,地位在百姓之上,总揽一国大事,在宫殿花园中游玩饮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乐无比。醒来后继续服役。有人安慰他过于勤苦,老役夫说:“人生百年,白天与黑夜各有一半。我白天做奴仆,苦是苦了,但黑夜做国君,则快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姓尹的一心经营世间俗事,思虑集中在家业上,心灵与形体都很疲劳,黑夜也昏沉疲惫而睡,每天夜里梦见自己当了奴仆,奔走服役,什么活都干,挨骂挨打,什么罪都受。睡眠中呻吟呼喊,一直到天亮才停止。姓尹的病了,便去询问他的朋友。朋友说:“你的地位足以使你荣耀,你的财产用也用不完,超过别人很多很多了。黑夜梦见做了奴仆,这一苦一乐的循环往复,是一般的自然规律。你想在醒时与梦中都很快乐,怎么能得到呢?”姓尹的听了他朋友的话,便放松了对役夫的奴役,减少了自己苦心思虑的事情,他和役夫的苦也就都减轻了。 )(因果得失,正反相成,看到这一面也要准备承受另一面,如果是站在法身的立场,什么也不沾,跳出阴阳,法身自在才是上上策。)
6、梦中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