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央视新节目《经典永流传》点赞
(2018-02-24 01:01:42)
标签:
本心道德经佛学灵性文化 |
分类: 道德经 |
点赞的原因是看到了音乐中的灵魂,作为中央电视台,能出现这样一台高水平的节目,真是时运转变的新生。2018年时空能量场转到了乾卦,乾卦代表头,大脑里最重要的是松果腺的光,梦想、灵感、创新,都来自生命的真正主体灵光,脑光又是心光传递上来的。
1、技术层面的设计和内容一体
这个节目,连广告都选择了贴切的内容,一个梦想,两个梦想,三个梦想,是三道光,千万亿个梦想是无数道光。这就对了,一个梦想就是一道灵光,千真万确。梦之蓝的酒广告,居然在点明节目的主题,副广告饮料六个核桃,常用大脑多喝六个核桃。梦想之光来自大脑,多吃核桃补脑。广告的选择真是太精彩了,就连《经典永流传》的栏目标,在电视屏幕的右下角,也是不断在放光,更加明确地点明,这是一台心灵之光的节目,观众以点亮红心表示对节目的支持。经典传唱者拿着一张纸,放在一个登台上,上边的古诗词和音乐符号,每个字都是放光的,这些细节的设计都指向灵性之光。
2、在灵的层面选择演唱者
灵的特点是静、简单、纯真。
一个边远山区的支教梁老师,把一百多首古诗谱曲教孩子们唱,在央视的舞台上,他们演唱了清.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苔花也许用放大镜才能看到,虽然小但是也可以绽放。这是平凡与卓越的合一,一就是道,就是活力、生机力,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一所生,阴阳合一就是造物之手,一是老天,一是老大。而表现一的歌声是贵州山区的孩子,无比的清新、本真,不到十岁的一群孩子,边唱边哭,年轻的观众们,很少有人不擦鼻涕抹眼泪,魂管眼泪,魄管鼻涕,震动魂魄的就是灵光。虽然很静,却是灵魂的歌,灵魂的特点是单纯、质朴,不管是什么歌词,把纯真、质朴、本色表达出来了,所以震撼每个人的灵魂。灵魂的沐浴,给灵魂洗澡净化,把人们带到没被污染的童年的童真里,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果敢乐队演唱的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学生都会背,意思都能懂,简单绝顶,中英文演唱,
四个国家的演奏者用古老乐器合奏,这表达的是初心本性,是一切生命的共性,在共性上大家没有分别,本是同根生,大家都回到本元的根上,世界就会大同,中国文化的传播,选对了方式,可以融合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3、在灵的层面才能创新
灵感、创新是在本质上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突破。这就要求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有灵魂的人,而绝大多数的明星,有名、有钱,没灵魂。多少有名气的歌者,看不到他们的灵魂,只有声音、歌词、技巧,肤浅的触及不到灵魂的层面,所以不能产生震撼。
《经典永流传》在歌曲的结构上,并不是只把古诗词用现代音乐演绎一遍,古诗只是歌曲的其中一部分,站在现在的立场要表达什么是主体,台湾原住民民歌手胡德夫,他唱的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古谣这种形式,古今融为一体。他先用英文演唱“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的事物,都已经化为深山里永远常绿的叶子。”你不用看歌词,只需要闭上眼睛,听他与祖先和故去的朋友,灵魂的千年对话。至于中间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只是一个灵魂的音符,你忘记了歌词,跟着他穿越历史。只有灵魂才有能力穿越时间、空间,而人的思想意识被物质囚禁是做不到的。胡德夫破例演唱了第二首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那是他的灵魂和天上的老师在交流。
黄绮珊演唱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故事前先唱“都说生命是一次旅行,总在穿越自己的心灵,梦有多远,爱有多深,原来只是一道风景。”谭维维演唱王冕的《墨梅》,也是在故事前加戏曲感的其他的词,拉开空间和距离。总之,大致结构是一样的,而不是对古人的唯唯诺诺,简单的背古诗,唱古诗,是创新的阐释。真正精粹的东西一直都在那里,先传承下来,才能发扬。这真是有灵魂的艺术家,才能担当传承的重任。不过比较起来,因为台湾的文化不那么禁锢,灵魂是处于当下的鲜活过程的这个特点,胡德夫是最强的,中国这几个不错的歌手,还有喊口号,灵魂水分不足的特点。特别是对《红楼梦》《枉凝眉》的选曲,那位老师唱得很好,但是要表达曹雪芹对灵魂的描述与剖析,没有修道成功,灵力很大的人是做不到的。
(凌晨看贵州小女孩唱《苔》,想到自己小时候唱遍北京城,培养我的音乐老师马庆林,我找了20年也没找到。突然今早10点钟,他给我打电话来,我下周去见马老师,真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