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金英
韩金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549
  • 关注人气:10,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神治病中医

(2006-11-02 20:50:34)
分类: 中医

在我看来,真正的中医有2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上一节说的用场治病;第二个层次是用神治病的。用神治病中医

一年前,我身体非常弱,到师傅陆锦川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办的针灸门诊去扎炁针。我那时是头痛、胃痛、肠炎、乳腺增生4个毛病,人弱得几次到医院去吸氧。经过一个月的炁针治疗,我已经脱胎换骨,不仅4个病都好了,人精神的能量大得惊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顶10个人,而且一点不累,总是精神抖擞。当我接受治疗的时候,我过去对疾病的观念都被颠覆了。炁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刻舟求剑式的按规定穴位下针,而是把病也当成一个生命,它也是活的,到处跑,医生是以自己的场感应病气的方位,用针追上它,剁上它。所以,每次下针的位置都不同。

针并不深刺,只是挂在皮肤上,不是一般针灸的穴位与经络之间的调控关系,而是通过针传达医生的炁。当针扎好后,我凝神静气地体会针感。有时像细小的水疱,出溜出溜地在大腿上,在颈椎上,从下向上地窜。有时候,炁感很重,像是在脖子上轮很重的棒子,声音还特别大,咣,咣,咣,震得耳朵响。有时,又像蚂蚁爬,那个病痛点被剁住以后,拼命地挣扎,没被剁住,就像个小坏蛋,到处跑地捣蛋。我心想只有自己最清楚病气蹿到了哪里,自己扎不是更准吗?我写信给师傅,师傅说,你只能哪痛扎哪,不要乱扎。以后,我身上哪里痛,针下去,一会儿就不痛了,像止痛针一样管事。我们几个人恳求师傅传我们炁针,师傅不肯传,我们不理解,当师傅专门讲炁针的《气道针经》出版后,我才理解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的炁针到底神奇在哪里,就是师傅传,我们也没人能接得住。

师傅说:所谓炁针者,本以炁为针,炼炁为针也。

针法者,心法也。何者?神针者,一炁也;一炁之用者,神用之为也。神用之为者,心力之为也。故曰:妙如神针,万法归真,神变无法,系乎一心也。

意念非道,一性是真,不识自心,焉用其神?

故意者,心之凡用,神者,心之圣用也。原夫人之思念,本浮滑不实,方欲集念,意已妄动,心力未应,念已他驰,意动念浮,反耗神思,神思日耗,心力日竭,应凡用尚是不周,何济圣用也奚?是故凡思难系心力,精神不专,难臻功用也。

夫炁针者,炁之心,心之神,神之颖也。是曰:神针、神针,离神无针矣!(玄一)先师云:“神针之道,全神为宝,性契其灵,神即其要,但能入神,顷刻功成!

神针之真,毋忘其神!神之为用,契灵至真。

用神治病中医要明心见性,证悟自性,识得自心。一念专注,凝神灵应,在自性上用神,岂能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没有达到真人的境界,那针传达的炁的层次是不会高的,疗效也就慢,或弱。

神奇的炁针,是源于古老的咒治。“原夫气治之道,源诸上古,法则自然,术本简朴,抑天地人类、万物有生之本能欤?人之所倚者,意也;意之所发者,声也,声气之所为者,咒治之先也。是故咒治者,先民尚之,此气治之所由兴也。《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有云:“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夫“移精变气”者,以念“移精”,以气“变气”之“炁治”法也;“祝由”者,聚意止念,全神诵咒之“咒治”法也。

为什么用精神的力量在人体气的层次上治疗?因为“天地以气生,人身以气成;天地以变,人身以应;人身有变,天地之气以应,皆赖夫一气之周转也。”外感以因,内应以成,内磁外引,各致其道。人为三才(天、地、人)之本,气系天地,应合而生,是健旺衰病,生死横夭,莫不由此一气之即,一气之成矣。这一气才是真正的病根,将气治理好了,肉体上的疾病才能真正的好。比如,精神抑郁造成的头痛、胃痛、腹泻等,都是神经性的问题,并不是真的这些部位出现了气质性的毛病。精神抑郁造成气血不畅,气好比是肉体的氧气,气通不到的地方就缺氧,缺氧的肉体器官就难受地嗷嗷叫。炁针首先给病灶的部位补氧,第二,以炁为针,那炁是一念专注的自性、灵性、全神化一的场,是人类、宇宙中最健康、能量最大的场,我们一般人心神的散乱,物质、欲望的消耗,使我们的气场较弱,而炁针带来的场,可以改变我们自身气场的能量级别,是真正的人体氧吧。当你被天地交泰的气场贯通之后,你就会神采奕奕,仿佛有天地般的力量。

按传统中医,人体有300多个固定穴位,某脏腑有病,即针与之相关的腧穴。其实人的病因、病变之复杂,远胜于固定之相应穴位。用固定不变的腧穴来应千变万化的病疾,诚非易事。人身寸寸皆是穴,人身处处皆非穴,而穴位的确定是先人们根据各自的体验而定。中医针治的根据是人体之经络,而气道金针则按人体病理磁场下针。气道金针是寻疾病之源头,在病理磁力较强的某一点或几点进针,直中病根,使病气散、疏、排、弱,直至病愈。它与传统针治的主要区别是不以人为的固定格式去疗治,而是探准病气之所在而针,因之它更自然,更切合病情病机。

一般的中医也讲气,然趣致不一:中医言气,理也,可解知而不可即知者也;气治之气,行也,可解知而更可即知者也。是以中医之气,实而虚;气治之气,虚而实也!一般中医的说的气是概念的,而炁针的气是带着真实感受的,是在实践气,说白了,一个是说,一个是做,说的不一定懂,做的才是真懂,能玩气的才是真正的中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