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跳跃的catwalk
跳跃的catwalk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74
  • 关注人气:6,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2014-04-24 04:11:24)
标签:

gucci

竹节包

意大利

竹子

手工艺

时尚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中国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他就是一个好竹之人。

 

    谈到竹子,中国作为全世界竹子资源最丰富,并且开发利用竹子资源最早的国家,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人对于它的诸多咏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可见衣食住行都与它有关;当然苏东坡还有一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生动刻画了竹子作为承载中国人精神生活载体的意义。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也曾赞誉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我想,国人是更爱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之风吧,所以如果要用美学来形容它,我想应该是一种优雅的中性之美。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GUCCI家族的第二代传人Aldo Gucci先生

 

    读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东方的竹子和意大利,和经典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应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当时整个欧洲都处于物资匮乏时期,这种情况自然也波及了奢侈品行业,除了购买力,最主要的还是原材料采购。1947年,GUCCI家族第二代传人Aldo Gucci先生从伦敦带回的一款竹子材质手袋,启发了他创作一款既能节省皮料,又充满异域风情手袋的灵感,而Gucci最经典的一款手袋—BAMBOO BAG,从此诞生。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制作竹节柄的过程中,竹子的淘汰率非常高。

 

    BAMBOO BAG(竹节包),最经典的当属竹节柄,其制作非常不容易,需要把竹子放在火上烤热,再由手工弯曲,只有力度完美,弧度才能完美,因此每一款Bamboo Bag的手柄都是不一样的。弯曲之后,还需要用特殊的定型工具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涂抹多次天然材质漆料上色。而这些特殊的工艺流程和材质选择,也是GUCCI佛罗伦萨工匠团队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摸索,最终形成的。直到今天,竹节柄的制作,仍然严格按照60多年前所订立的标准,而现在所采用的竹子,产自中国四川。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在电影中,和英格丽.褒曼一起出镜的,除了GUCCI的竹节包,还有竹节雨伞。

 

    既然能成为经典,那就少不了代表某个时代的明星、名媛加持,而最早让世人熟悉BAMBOO BAG的,当属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穿着豹纹外套的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手拿着竹节手柄的雨伞与竹节手袋优雅地走入饭店。”这是1953年由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导演的电影《意大利假期(Viaggio in Italia)》中的一幕。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电影《意大利假期(Viaggio in Italia)》海报

 

    该片中,一对生活富足但并不快乐的英国夫妇,去那不勒斯处理去世的叔叔所留下一座别墅,同时也在这次意大利的旅行中重新审视了彼此关系。拍片期间,英格丽.褒曼在那不勒斯日常出街时,也会携带GUCCI的竹节包,可见她本人非常喜欢这款极具东方风情的手袋。当时,除了英格丽.褒曼,著名演员Vanessa Redgrave,比利时王妃Paola di Liegi也是竹节包的拥趸。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1953年,英格丽.褒曼在那不勒斯街头

 

    50年代,也是意大利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时间点,这是经济繁荣与“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概念相融合的时期。所以,竹节包的流行,既有其自身的别样风情和GUCCI的优质做工,也得益于意大利设计被全球认可的大环境。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竹节包,并不只是流行于上世纪50—60年代,戴安娜王妃也非常喜欢它。

 

    自从竹节应用于手袋并大获成功后,它的使用就不仅限于手袋了,而是成了代表GUCCI和意大利设计的一个经典元素。1971年,品牌推出了依照竹节轮廓制作的银手链和手表;1990年春夏系列一款鞋的后跟以天然竹子制作;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竹节一直被用作GUCCI乐福鞋的装饰元素。竹节还成为古驰1970年代皮带的装饰;1980年代,成为钱夹和雨伞手柄的特色风格元素。

 

东方竹子,成就一段意大利的经典—GUCCI“竹节包”的前世今生
Frida Giannini全新设计的GUCCI竹节包

 

    2010年,现任GUCCI创意总监Frida Giannini决定重新设计竹节包,新手袋尺寸缩小,手柄和袢扣还是以竹节制成,加上皮革流苏挂饰与肩带。袋身采用高科技材质,如黑色和紫红色压花氯丁橡胶,或采用Cellarius皮革甚至限量版多色鳄鱼皮,而140块不同的组件,则于佛罗伦萨工作室的经验丰富的工匠以手工缝制而成,一支包的制作时间达13小时。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来自东方的竹子与来自意大利的GUCCI之间的关系,我想它们之间或许永远无法分割,因为竹子已经成了GUCCI精神和传统的一部分,也成了代表意大利经典的一段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