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高级手工艺与卢浮宫的又一次约会

标签:
路易十四欧仁妮皇后巴黎路易威登旅程之约时尚 |
路易十四,巴黎手工艺的缔造者
有“太阳王”之称的法王路易十四
在古代,一座城市手工艺的兴盛与否,很大程度上由这个城市的统治者所决定,他是否热爱艺术和时尚,是否追求精致和奢侈的生活。而谈到巴黎,它今天所拥有的欧洲时尚、艺术和手工艺中心的地位,和历史上一位国王密不可分,他就是“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历史上,没有一个城市像巴黎一样,从路易十四亲政不久,即开始统治全世界的奢侈生活,一直延续到三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可以说,路易十四重塑了法国人的国民性格,把时尚带到了普罗大众中,从此,巴黎成了精致与优雅生活的代名词。
在那个年代,奢侈品几乎是唯一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但要使得奢侈品贸易能真正让国家赢利,首先要提升本国和他国民众的生活品位,制造他们的购买需求。其次,要为奢侈品制定标准;第三,通过宣传把时尚潮流广而告之。第四,奢侈品从原材料到出品地必须全部国产化;还有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构建轻松、方便和舒适的购物环境。
图片里的路易十四,穿着镶满钻石的华丽服饰,“太阳王”需要自己像太阳一样光彩夺目,于是他选中了钻石,他要求把钻石打磨得熠熠生辉,终于使钻石坐上珠宝家族的头把交椅,直到今天,可见帝王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
路易十四如何将自己的奢侈品国策顺利实施呢?很简单,就是将自己的生活品位传递给情妇、贵族以及广大臣民。从女士发型、高跟鞋到美食、饮品等方面,国王传播着自己的偏好。举个例子,太阳王需要自己像太阳一样光彩夺目,于是他选中了钻石,并要求把钻石打磨得熠熠生辉,最终使钻石坐上珠宝家族的头把交椅直到今天。国王给美发师、裁缝、鞋匠、厨师、珠宝匠以显赫的地位,他们得到国王的青睐,而且不仅仅是宫廷和贵族的仆人,他们也可以在巴黎街头开店,平民百姓一样可以享受到他们的服务。手工艺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个人财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巴黎手工艺的发展。
凡尔赛宫镜厅里的所有镜子,都是由1665年成立的皇家制镜厂生产,而为了使本国镜子制造业领先欧洲,法国和威尼斯还为此开演了一出不输于现代007的谍战大片。
在路易十四成就法国奢侈品大国地位的过程中,和威尼斯之间的镜子大战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路易十四初期,威尼斯垄断着镜子制造业,法国一直无法制造出同等质量的镜子,而国王热衷于用镜子做室内装潢,花费甚巨,于是如何将威尼斯的制镜工匠吸引到法国来就成了爆发大战的导火索。于是在两国间,伪造亲人信件、派遣特工队、枪战、投毒等匪夷所思的桥段轮番上演。到了1667年,法国人花了2年时间终于掌握了制镜核心技术,并在1672年取消镜子进口,彻底国产化。1682年,著名的镜厅揭幕,使用的都是皇家制镜厂的产品。1687年,新的制镜技术在法国诞生,自此,法国完全超越威尼斯,成为第一镜子制造国。
伏尔泰曾说过:“自路易十四时代,每件事物要么被重新发明,要么是焕然一新的创造。”直到今天,路易十四时代的印记,仍然深深地烙在时尚生活当中。他对衣食住行上每一个小细节的考究,成为法国巴黎这个时尚之都无法动摇的基础。
欧仁妮皇后,19世纪的时尚Icon
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她绝对是当时引领法国时尚风潮的Icon。
路易十四将精致生活的理念和方式带入法国的国民性格中,而以美貌和时髦著称的欧仁妮皇后,则成就了许多当下我们所熟知的法国奢侈品牌。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大批拥有高级手工艺制作技艺的家族,从个人作坊逐渐转型为现代的品牌,而得到皇后的赏识,则使得不少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品牌,登堂入室,成就了今日的传奇。
1869年,欧仁妮皇后因苏伊士运河完工受邀访问埃及时,将路易.威登推荐给了埃及国王(Isma'il Pasha),后来国王定制了一个专门运送珍贵水果的行李箱,可以说这是路易.威登接到的第一个特别定制订单。
欧仁妮喜欢旅行,这位爱时髦的皇后,出行的行李少不了,因此打包就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旅行的乐趣却常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大打折扣—那些华美的衣服总是不能妥贴地呆在行李箱中。1853年,在师傅的推荐下,路易.威登开始为欧仁妮皇后服务,他凭借自己的手艺,把皇后的服装巧妙地绑在旅行箱内,因为这个,从乡下来的年轻人很快得到了皇后的留意和信任,并最终成为了欧仁妮皇后的御用打包师。而当路易.威登在巴黎开设店铺,并开始设计和制作箱包时,欧仁妮皇后还大力为其介绍其他王室、贵族的大客户。比如1969年,欧仁妮皇后到访埃及时,就向埃及国王推荐了路易.威登,而这也是路易.威登收到的第一个特别定制订单。
与这位法国皇后有关的奢侈品牌,可不止路易.威登一家。欧仁妮最喜欢的一款香水名为皇家古龙水(Eau de Cologne Imperiale),她将这家当时创办不过二十几年的香水家族指定为御用香水商。时至今日,香水瓶上还保留着法兰西帝国的徽章——娇兰。而欧仁妮也是另一个法国珠宝家族的大客户,而且还是家族的第一位王室客户。这个家族品牌一直到四十年后的第三代掌门人手中才真正创下诺大的名头,它就是被称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卡地亚。
这个以天然植物染牛皮所制作的路易.威登提箱是珠宝商卡地亚家族(Cartier)在1911年所特别定制的,里面有二个小型的保险箱方便在拜访顾客时携带贵重珠宝。
其实,不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皇室的审美偏好,都会对当时整个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但为何法国就有御用箱包商、珠宝商留存至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法国皇室没有把御用名头,作为这些拥有高超手工艺技术匠人发展的桎梏,并使之为自己所独享;而在中国,这一切恰恰相反,御用的物件,当然只属于皇帝一人,而当帝国崩塌时,那些绝妙的手工艺则后继无力,消失于历史中。为何欧仁妮皇后会成为那个时代的时尚ICON,不单是因为她个人的不俗品味和选择,影响了当时巴黎乃至欧洲的流行风潮,更重要的是她对本国高级手工艺的大力扶持和推广。
路易.威登与卢浮宫的故事
卢浮宫内的拿破仑三世套房,欧仁妮皇后在巴黎时的主要居所。
摄影兼导演组合Inez 与Vinoodh合作创作了“旅程之约”这部短片。
150多年后的今天,当卢浮宫第一次开放内廷广场供热气球升空拍摄,迎来的还是路易.威登,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某种约定,也是因为路易.威登自2007年以来,就一直赞助卢浮宫的各种重要展览,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支名为“旅程之约”的广告片中,女主角步入宏大空旷的卢浮宫廷,情节在“旅程之约”的主题中逐步展开,她佩戴着一把钥匙,掠过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一系列卢浮宫里的意大利艺术大师名作,开始了她的探秘之旅,而一位神秘男子则紧紧追寻着她的脚步。
短片的拍摄地,就在收藏《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一系列意大利艺术大师的名作的展厅内。
片中女主角所佩戴的钥匙,将被品牌以三种不同颜色的金质材质,复刻1000把。
在这部短片的拍摄中,出现了不少特别物件。女主角不离身的Monogram Empreinte Speedy手袋,就是路易.威登在1926年推出的经典设计之一;而片中女主角所配戴的钥匙,品牌将采用三种颜色的金质材质,打造出1000把Monogram Idylle 样式的同款钥匙;而存放神秘信封的古董硬箱,则来自路易.威登博物馆收藏的MONOGRAM古董箱。
片中拍摄的MONOGRAM古董硬箱,收藏于路易.威登博物馆。
短片中,女主角在卢浮宫长廊里穿行的镜头,而她手中就是经典的Monogram Empreinte Speedy手袋
片尾,女主角乘坐巨大的热气球离开了卢浮宫,开始了自己新的一段旅程。
在故事结尾,硕大的热气球从卢浮宫中庭广场Cour Carrée缓缓升空,美丽的神秘女郎离开卢浮宫去向远方,踏上命运的征程。而巧合的是,1854年路易.威登先生结束了为宫廷服务的工作,在巴黎创办了自己的首间店铺,开始了人生新的冒险。而这部全长2分半钟长的的短片,似乎也是在对创立长达150多年历史的路易.威登品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回顾和探索。短片已于11月12日在www.louisvuitton.com上正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