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往事》是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一个梦的破碎,意味着什么,《美国往事》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思考的机会。四个来自纽约社会最底层的孩子,在追求美国梦的路上,选择了黑帮这条路,而这也正是一条不归路,结局只有死亡,或者如死亡一般的活着。

少年时代的“面条”(左一)和他几个混迹街头的好友
20年代的美国,纽约少年“面条”和几个混迹街头的好友,偶尔间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大”,从此一伙人开始了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因在一场争夺地盘的帮派械斗中杀人而锒铛入狱。

成年后的“面条”和“麦大”,他们既是朋友,也是一生的对手。
若干年后,“面条”出狱,小伙伴们已成人,在“麦大”的领导下,他们重复着抢劫、盗窃、敲诈等勾当。而“麦大”的终极目标,竟然是守备森严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面条”不忍好友犯险,偷偷报警,逼“麦大”收手。但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枪战,“麦大”等人全部被杀,从此“面条”带着深深的悔恨,离开纽约避世。

黛博拉可以说是“面条”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人,少女黛博拉的扮演者正是日后成长为演技派女星的詹妮弗·康纳利,而她在电影中的一段独舞,可谓影史中的最经典的舞蹈桥段。

垂暮之年重回伤心地纽约的“面条”
三十五年过去,垂暮之年的“面条”重返纽约这个伤心地,他遇见了少时的朋友和旧情人,而当年“麦大”的死,竟然某人是预先计划好的一个局。

“面条”的扮演者,是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
本片以艾隆索与儿时伙伴的罪犯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对立、忠诚、背叛等诸多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丝毫不逊色于《教父》。时间跨越40年,经济大萧条、禁酒令、二战、越战、肯尼迪被刺等美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一一闪现。

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除了《美国往事》,还拍摄过《西部往事》、《革命往事》,这三部电影合称《美国三部曲》。
这部影片,是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美国三部曲”终结篇,它的叙述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黑帮电影,没有江湖大佬间的血雨腥风,更像一群小人物励志打拼传奇。令人称奇的是,导演本人并非在美国出生,且未在美国长期生活过。导演莱昂内曾说过:“在电影里,时间是一个主导角色,这是一部关于回忆、怀旧和死亡的电影。”因此这部电影,更像是他本人对自己一生所钟爱的美国历史、文化与精神,一次纯粹自我的表达。
就像之前曾经介绍过的意大利电影《邮差》,《美国往事》的电影配乐,一样精彩和感人。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通过或悠远、或梦幻、或飘忽的声音,同时加入弦乐、人声合声,使音乐表达了电影画面无法传达的意境,他也因此夺得84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其中《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Deborahs
Theme》两首经典曲目,每次听到,都很容易使人陷入电影留给我们的那些光影回忆中。
作为一部男人的电影,片中罗伯特·德尼罗等一干人,除了偶尔黑色燕尾和领结,三件套西服的出镜频率可谓最高,它可以算做当时纽约黑帮分子的标准着装。三件套,其实源于十七世纪后半叶路易十四时期,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三者最终进化成了现代西服的三件套—西服、背心和西裤。

现代版的温莎公爵风格三件套西装
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50年代,可谓三件套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不过这个时期它略显肥大;60—70年代,摇滚明星和灵魂歌手的青睐,剪裁更加修身的三件套成为时髦物件;80年代,三件套回归了传统英式造型,追求宽松舒适感,单件上衣与异色裤子的自由组合很受欢迎;但到了90年代,极简主义和都市休闲风的兴起,三件套被当成老派、拘谨、繁琐的式样,暂时离开了流行衣橱,成为了过往男装记忆中的一部分。

TOM FORD
银灰色三件套西装
不过,随着近几年怀旧风的持续升温,男装设计也开始重拾复古,70年代花花公子,多层皮草大翻领,双排扣、军装以及垫肩处理等诸多元素开始大行其道,而经典三件套西服当然必不可少。如今的三件套,更倾向于使用不同面料进行混搭,提高了领口位置,降低了开襟处,同时还加入羊腿袖、宽肩,细腰等细部处理。本季最值得期待的三件套西服,当属TOM
FORD。这位刚推出自己第一季同名女装系列的设计师,西装设计上偏爱质地优良且厚实的面料,他的三件套,拿在手里颇有份量感,但在的TOM
FORD店铺试穿时,却毫无不适感觉,上身后的廓型上立体且有修饰身材效果。

TOM
FORD本人,就是其男装品牌的最佳模特。
对于三件套的重归,你可以把它当作简单的时装轮回,也可以作为曾经岁月的记忆复刻,它不只存在于《美国往事》的光影间,也不只存在于设计师的草图里,它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是逝去的选择和过往,永远也无法再来一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