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近、现代中国与西方文明接触和交流的桥头堡,其时尚产业的发端早于大陆、澳门、台湾地区的,因此对于奢侈品、独立设计师品牌、小众生活的了解和接受的过程大大提前,也就顺理成章。香港可以说是饮了大中华区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头啖汤,在学习和复制欧美时尚零售新形态的过程中,香港本土的几家Select
Shop的发展,可以用后生可畏来形容,毕竟面对庞大的大陆市场,是它们首先选择了再国内开设分店,这其中就包括I.T、Joyce、lane
crawford。
I.T:游走于高、低两端的时尚行者

香港的i.t门店橱窗

2010年1月21日,I.T中环雪厂街专门店正式开业

I.T中环雪厂街专门店内部陈设1

I.T中环雪厂街专门店内部陈设2

I.T中环雪厂街专门店内部陈设3
这家以小店Green Peace起家的Select
Shop,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自己在高级时装和本土时尚新生代之间的一种平衡。旗下拥有I.T和i.t两大概念店品牌以及一些独立货品门类的单店。I.T主要贩卖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级品牌,如D&G,
Miu Miu, Jean Paul Gaultier, Dirk Bikkembergs, Cacharel, Hussein
Chalayan, Anna
Sui等,高举的是高级时装的大旗;而i.t走的却是日系街头路线,店铺,从货品陈列到内部设计,体现的是年轻、有型的潮流风向,除了推广国外年轻品牌,也将本土自有品牌izzue、b+ab和5cm作为i.t的营销重点,因此它的价格定位和I.T也不在一个档次。
Joyce:反传统的高级时装店

位于尖沙咀海港城的Joyce门店

Joyce店内的陈设1

Joyce店内的陈设2
常言道,品味和眼光不是一天之功。Joyce的创始人马郭志清的人生经历,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明证。身为旧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后人,不但家族的商业因子在她身上得到了遗传,而自身的语言天赋和模特经历,促使她成为香港第一代Select
Shop的“先锋人物”。1982年,Joyce已经成为香港潮流的代名词,当上世纪80年代St.Laurent、
Dior等法国货风行一时的时候,马太久已经独辟蹊径地将意大利和其他小众时装品牌带入香港,那一长串名字中,就有Missoni、Complice、Krizia、Montana、Sonia
Rykiel、 Giorgio Armani、Issey Miyake、Kenzo、Jean Mur、Geoffrey
Beene等人。
得意、好玩、潮流,是Joyce不同于香港其他Select Shop之处。永远将自己置于潮流最前端,少了一份正经和保守,
多了一丝活泼、幽默和大胆。现在Joyce代理的品牌已超过100个,而种类也不止局限于时装,还包括香水、美容、美发及护肤品牌。
lane
crawford:完美变身的百年老店

lane
crawford门店

香港lane
crawford门店的橱窗设计

lane
crawford店内的陈设1

lane
crawford店内的陈设2

lane crawford店内的陈设3

lane crawford店内的陈设4

lane crawford店内的陈设5
lane
crawford的历史,比之前介绍的I.T和Joyce长的多。这家成立于1850年的香港本土百年老店,前身是英资的泰兴公司,后来经营权几经易手,最后于2003年完成私有化,成为香港吴光正家族全资拥有的私人产业,lane
crawford的这一段历史,像极了另一家英国本土老牌精品百货Harvey
Nichols,其现在的主人是香港商人潘迪生。
lane
crawford现在经营男装、女装、内衣、家居用品、摆件、鞋履、配饰、高级珠宝和化妆品多个系列,品牌总数几近200个。它的定位虽然较Joyce来的保守和传统,但是像ACNE、ALEXANDER
WANG、AZZEDINE
ALAÏA、COMMON
PROJECT、JASON
WU、RAF
SIMONS、RICK
OWENS、THAKOON这些比较小众的设计师品牌,也能在店铺内觅得踪迹。而lane
crawford也是最早进军大陆市场的Select
Shop之一,分别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杭州开设分店,但似乎有点水土不服,除了北京的门店外,其他城市的店铺都已关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