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由慧能得到10两银资助想起的
(2012-02-05 09:21:19)
标签:
转载 |
大家都知道,《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在客店送柴偶遇一客颂《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因而发心要去参谒五祖。正在这时,就有一客人资助10两银供其安顿老母。据海云法师换算,10两银相当于今天的100000元新台币,约人民币21000元。这在当时应该算得上一笔“巨款”。我就在想,怎么这么巧?不迟不早,就在慧能刚刚需要一大笔钱的时候,有人就愿意出这一大笔钱。而有的人贫病交加一辈子,也没得到多少外来的帮助。经中对慧能被资助只是,也是一语带过,语焉不详。那么,为什么六祖又要将这些近乎传奇但的确琐碎的生活经历写进神圣的《坛经》?这之中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暗示呢?
通常我们知道,得到意外的资助可能有下列情形:
1
2
3
这最后一条,因冥冥之中因果难测,故不是今天讨论范围。而前两条则是我们能感受,也能理解的部分。海云法师说华严禅的修行次第包括:世间善法,外道禅,小乘禅,大乘禅和华严禅五个阶梯,而每一阶梯都以前一阶梯为基础。所以世间善法是一切禅法的基础。但是。世界善法如何修,六祖没说。海云法师说了,但并未讲得象其它禅法那样详细。但是他是一再地强调说,“人格性健全”是修行的前提。人格有问题,都根本不要开始修行,修了也是白修。这就把世间善法的提高到成佛必要条件的位置。
世间善法只有在世间才可完善。在禅垫上打坐100年也无法使得世间善法有丝毫进展。我们大多数学佛人的共同特征就是希望远离世间。许多人正是因为厌离世间的纷争和烦恼才开始学佛的。如果让学佛人离开道场的清净,而回到喧嚣的红尘,这的确是一大障碍。而且,“理虽顿悟,事需渐除”。我们虽然能通过刻苦听经学法,对佛理有深刻领悟理解,甚至我们能再加上日夜不疲地禅修最后终能到达“明心见性”的境界,但是我们多生历劫的习气还是要在现实的人事中才能慢慢消除。
但是如何去修习世间善法呢?这是非常重要的“疑情”。即是疑情,就没有统一的答案。答案就在每个修行人的实际修行中去体悟的了。那么,慧能的实际人生究竟如何?又都能给我们一样怎样的启示呢?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