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推荐电影和书

(2011-08-14 19:39:4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推荐电影和书作者:武志红

1、

昨天晚上看了电影《我杀了我妈妈》,真是极好的电影,这些第一流的导演,他们也许未必懂最深层的潜意识心理,但他们能如实地将真实的心理捕捉到并表现出来。

电影讲的是一个16岁的同性恋少年与妈妈和解的心理历程,自然,他没有杀死他的妈妈,但对妈妈的愤怒与扭曲程度,真到了杀死妈妈的地步。

由这部电影,你就可以理解著名设计师麦琨为什么会追溯妈妈死去,他爱妈妈,他又想杀死妈妈,妈妈真的死了,他潜意识中会觉得仿佛是自己亲手将妈妈杀死的,于是这份内疚以及对妈妈奇怪的依赖让他追随妈妈而死。

其实,在我看来,那些对父母极度孝顺的孩子,内心的另一面是,他们对父母的愤怒也到了要杀死父母的份上。他们没有将这份愤怒指向父母,但却指向了别人或其他事物。

不过,愤怒并非是单纯的愤怒,里面有扭了好几圈的特殊心理,即,儿子与妈妈太过于亲密了,他们的情欲都会指向彼此,而如此一来,就会有强烈的性羞耻感。于是,他们如圣经中的亚当、夏娃和蛇一样,彼此推卸责任,用种种微妙的方式谴责对方,好从性羞耻感中解脱出来。

单纯的愤怒,和扭曲的愤怒,交集到一起,最后到了恨不得杀死妈妈的份上。

这种心理并不特殊,在那些极度亲密的母子关系中,常常可以看到。

 

2、

在“爱的关系”工作坊上,瓦苏老师带我们看了电影《喜福会》,许多人在看时泪如雨下,我是其中一个。

这部影片的导演是华裔,讲的是四个在美国的华裔家庭,焦点均是纠结的母女关系。

可以看到,重男轻女以及灾难给四位妈妈造成了何等的创伤,而她们的创伤又是如何影响了女儿,这种影响既有潜移默化,也有妈妈强力的制造。

最后,四个女儿都得以解脱,很幸运的是,当她们人生陷入不幸时,她们的妈妈看着她们,突然醒悟过来,于是主动反思并解放了女儿。

这是电影,在现实中,这宛如童话。

对母女关系感到纠结的,都可以看看这部影片。

 

3、

推荐书籍《母爱的羁绊》。

 

4、

推荐书籍《寻找弗洛伊德》,是一位韩国精神分析师对弗洛伊德的思想尤其是人生的精准解读。在我看来,这本书很好读,是了解弗洛伊德思想的最佳读物,不过据其他人说,还是有些晦涩。

读懂了这本书,就可以更好地理解1、2、3中的故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