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健康 |
2、缺失心理援助的灾后援助,是不完整的援助
■“当时若有人听听她的心里话多好啊!”
在河北理工大学教授王子平的心中,始终留有一个遗憾。
震后的第三天,幸存下来的王子平目睹了邻居的不幸:对面那家一位年轻的女孩自杀身亡。而就在地震当天下午,王子平还在大沟边上遇到了这个女孩。当时,她正和大家一起,扒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居民,浑身沾满鲜血,疲惫而憔悴。没想到,三天后竟传来了女孩的死讯。关于她的自杀始终没有一个解释。
多年之后,一直从事地震社会学研究的王子平教授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位女青年寻短见的缘由并非仅仅是个人的,而是地震发生后,人的精神世界崩溃、破灭的具体体现。
“一场严重的地震对人的伤害是立体的,在伤及人的生理的同时,也会对精神世界造成损伤,而且这种损伤在地震发生之后会继续形成。对人精神的严重破坏会使精神世界瓦解,从而造成一种精神的废墟。”王子平说。
然而在当时的唐山,人们忙于重建家园之时,如何在‘精神废墟’上重建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当时若有人听听她的心里话多好啊!也许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王子平感慨道。他一直觉得,这是那个女孩的遗憾,也是所有关心她的人的遗憾。
■“看到解放军,我心里踏实多了”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上午10时多,当时在地委机关工作的张宝威被埋在废墟中已经30多个小时。
“起先我听到我老婆哭着在叫我,后来就一点点没声音了,当时四周一片漆黑,我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张宝威回忆,地震发生时由于自己反应较快,拉着妻子一骨碌滚到了床下,躲过了塌下来的房梁,夫妻二人都未受伤。但当救援部队把他们二人救出时,妻子已经死亡。
“其实根本没砸着我们俩,她死的时候身上没有一点伤,纯粹是连憋带惊吓才死的。”张宝威说,妻子平时就胆小,而当时自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灾祸击懵了。
张宝威是被第一批赶到的部队救出的,他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就听见几个人在上面喊,同志,坚持住!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亮光透了过来,几个人七手八脚把我拽了出来。”
在以后的多年里,张宝威经常对人讲起这段经历。他说,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时间里,自己耗尽了所有的体力和勇气,恐惧、绝望的情绪使他几乎坚持不下去,“直到看见了解放军同志,一下子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张宝威的感受也是灾难中众多唐山人共同的感受。河北理工大学地震社会学研究课题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震灾初期,灾区人民最迫切、最普遍的愿望,是尽快与外界沟通联系,以消除内心的“孤独感”、“失落感”、“遗弃感”等消极情绪。而使人的“震后心情开始平静的事件”,有52.9%人回答是“解放军开赴救灾第一线”,有29.1%的人回答是“听到党中央慰问电”。
很多唐山人都有这样的记忆,遭受了自身伤残或家毁人亡的重创之后的人们,在极度痛苦中没有落下一滴眼泪,而当无线电波中传来了《东方红》乐曲声的时候,他们却忍不住热泪横流……
3、心理危机干预呼唤专业知识和技能
■“心理干预工作者应出现在灾难第一现场”
“心理干预工作者应出现在灾难第一现场”———7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常务副主任马弘在题为“群体性灾难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之路”的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曾多次参与国内历次灾难的现场心理救援工作,马弘感触颇深。
她的讲解中,幻灯片展示了人们熟悉的一幕:2005年6月10日下午,牡丹江沙兰遭遇暴洪,117人遇难。其中小学生死亡105人,受伤57人。
当时,由马弘率领的心理援助小组立刻赶到沙兰。以小学生为重点,他们展开了对灾后人群的心理评估,从中筛查心理危机高危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援助。
在医生面前,一个9岁男孩反复说:“我的同学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要是当时我拉住他,就没事了。我还有好多话要和他说呢。”在灾难中,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旁边一个要好的同学被洪水冲走。之后,他处于强烈的紧张内疚中,一直无法控制地想起自己的伙伴。
医生们诊断,这个男孩出现了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并决定由一个医生扮演同学,和他对话,令他彻底告别这段伤心的历史。
“你走了,我都没有人玩了。”
“我没法和你玩了,但希望你和其他人玩,和更多的人玩。”
“ 我也没有心思学习了。”
“那可不行,我不能学习了,你要替我好好地学习。”
……
“那我要走了,再见。”
“再见。”
对话结束,男孩长出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阿姨,我觉得自己好了。”
■社会呼唤拥有专业知识的心理干预工作志愿者
马弘教授在心理危机干预专业讲座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灾难事故发生后,丈夫生死未卜,妻子以泪洗面。于是单位领导、亲戚朋友陆续前来探望、慰问。对于这位丈夫的凶多吉少,大家自然心知肚明,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劝他的妻子:“凡事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相信你丈夫一定会没事的”……
马教授说,这种善意的诱导很可能会加重对被干预者的伤害,因为这会加大残酷的事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的反差。他认为,对灾难事件中的亲历者进行精神抚慰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所谓“劝人要能够劝到心里。”
对于非专业人士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张本院长表示理解,同时他还提出,唐山作为煤炭工业矿区,从事井下高危作业人群相对集中,单位工作人员、亲友等非专业人士自发或非自觉从事心理干预行为的几率较高,在目前危机心理干预专业队伍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做好非专业人士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