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郑张尚芳新著一览
(2017-07-11 18:25:03)
标签:
丛谈文化论著新近个人 |
我是1933年8月生人,2013年届八十,承潘悟云、郑伟同志及各友人厚意,为编辑了八十寿诞庆祝文集《高山流水》(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7),其中刊载的《郑张尚芳分类著作目录》自然是限于2013以前的。2013以来又有若干新作,况且2013所作也有遗漏,兹汇为下表,以便检索。
[编著]
《温州方言文献集成》,郑张尚芳、沈克成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3辑2013.5;4辑2016.8
《浙江省语言志》(上下),傅国通、郑张尚芳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1
[专著]
《上古音系》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2
1.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的平仄四声模式和三声二声亚型,《大江东去——王士元教授八十岁贺寿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3
2.白语‘来、以’母的特殊变化,《白语研究论文集》,中西书局2013.8
3.韩祎《何萱<</span>韵史>音韵研究》序,台湾新北 花木兰出版社,2013.9
4.退休廿年,出书5部文百篇,《同心共築中国梦》,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局2013.11
5.《冯蒸论文自选集》序,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
6.上古喉冠l声母的腭化,《语言研究》2013.2期,4月
7.由浙南蛮话论证“丈夫、作姥、囝”的语源,《第11届闽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0
8.黄典诚先生对上古音和闽语研究的贡献,《黄典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13.10;又《‘中国音韵学’暨黄典诚学术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3
9.浙江温州方言的四声八调类型及连调、轻声和语法变调,《方言》2014-3期,8月
10.汉泰身体词同源比较五十词例,《民族语文》2014-3期,6月
11.有历史记录的造字者的身份和动机,《汉字文化》2014-1期,2月
12.武后所造十七新字,《汉字文化》2014-4期8月
13. 回忆我进语言所前后的语言研究历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文学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
14.“胴”字当来自吴语,《语文建设通讯》106期,2014.5
15.吴式求《庆元谣谚》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
16.吴语语音的分层及其历史记录,《吴语研究-第7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
17.“孟”字的语源,《语文建设通讯》107期2014.10
18.北京官话对古汉语音系的继承,《地域文化与中国语言》,商务印书馆2014.12
19.大夏西迁及大夏、月氏、焉夷、龟兹的对音勘原问题,《内陆欧亚历史语言论集:徐文堪先生古稀纪念》,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
20.温州方言演变与特色,《籀园》馆刊,2015-期,温州市图书馆2015.3
21.现代汉语的合口增音变化,《语言历史论丛》8辑,巴蜀书社2015.5
22.谨答陈新雄先生质询,《陈新雄教授八秩诞辰纪念论文集》,万卷楼,台北
23.Wu Dialect,(郑伟合作),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王士元、孙朝奋编,牛津大学出版社US, 2015
24.论汉字的训读——同义换读现象,《语言之旅——竺家宁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五南图书公司,台北,2015.8
25.笔顺十码法,《语言建设通讯》109期,2015.8;又110期,2015.12
26.为排印古籍建议定量选用100个繁体字,《汉字文化》2016-1期,2月
27.音韵学的重要作用与音韵研究新进展,《光明日报》2016.7.12日报9版中国话语傳薪绝学
28.周易八卦爻辞新译解,《华中国学》2016春之卷(总6卷),2016.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9.《字镜》附抄原本《玉篇》佚字校录,《历史语言学研究》10辑,商务印书馆2016.10
30.汉语及其亲属语言语音演变中的元音大推移,《语言历史论丛》9辑,巴蜀书社2016.6
31.汉语方言元音大推移及后续变化的类型,《语言历史论丛》10辑,巴蜀书社2017.3
32.汉语唐代四声的声调特征与全浊上归去的产生,《语言研究集刊》17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
33.子巳探源,《古文字与汉语历史比较音韵学》,复旦大学2017.4
34.汉语方言与古音中的韵律表现,《韵律研究》第2辑,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7
35.西夏韻書分轉所反映的複聲母與韻母系統,《中国语言学集刊》,中华书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