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晚报:人生难得同心圆

标签:
情感 |
分类: 人生漫谈 |
王兆贵
在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中,作者讲述了一位叫白大省的女孩,心地淳厚,脾气随和,处处谦让,并以为这是做人理所当然的本分。她待人无比友善,哪怕你刻薄过、刁难过她,她也只会记得你的好,以德报怨。她心怀热爱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并不计成本地承担和付出。自己省吃俭用,却舍得在别人身上花钱。可就是这样一个的女孩,永远有追求却总是被骗,永远有期待却总是失恋,结局有些无奈和悲凉,不由人发出了“永远有多远”的长叹。
细看故事情节不难发现,一颗善良的心如果不是被感化,被珍重,而是被物化,被借重,就是愚善。白大省的悲剧说明,人生难得同心圆,得不到真诚呼应的一厢情愿,划出来的只能是平行线,不可能交叉,更不可能吻合。你走心了,用情了,付出了,人家却心安理得,不当一回事,反而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反目成仇,以怨报德,那你的善良意义何在?自愿吃亏不求回报,彰显的是大度,但若屡被漠视与轻贱,做人的尊严何在?一味地姑息昧良心的人,往轻里说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往重里说就是纵恶,使社会价值取向和伦理架构发生扭曲。
任何关系,不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只有双向奔赴才有意义。人需要通过被积极回应,才能感知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在乎你的人才会体谅你的处境,宽慰你的情绪,才会与你共悲喜。
在一段感情里,最伤人的就是一方默默付出,另一方却视为理所当然。伤害真情的永远都是忽视,所有的期待都被忽视阻挡在外,只剩心酸。余生,千万别让那个满眼都是你的人,满眼失望地离去。须知,绝情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终究与真爱无缘。
在《金牌调解》节目中,我们看到过许多因为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的案例,最终在主持人煞费苦心开导下,当事人开窍了,和解了,化干戈为玉帛。所以说,高智商不如高情商,高情商不如多协商。特别是患难中结下的友谊、不期而遇的同心缘,尤须加倍珍惜,用心呵护,不要因一时误解而中断,把喜剧变成悲剧,那将成为永久的悔,永久的疼!
事实上,任何一个家庭的组建,都是从爱情起步,再向亲情过渡,能走到最后的无非是情义和情分。别小看情分二字,那可是年深日久修来的,不容易得很。破碎起来就一句话,保养起来需要一辈子。那些鹣鲽情深的伉俪,有哪一对不是在磨炼与磨合中相互成就,从而团团圆圆,相伴终老。
无论你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有情绪很正常,但不能情绪化,走极端。气头上做出的选择,事后认真想一想,就会觉得不值。不能总是盯着人家的过错不放,静下心来后,也要复盘一下自己,特别是要直面内心,有没有不当的言行。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人,并非没压力,没脾气,只是他们心路宽,不计较,很快就放下了。这世上,得道高人少见,多的是凡人,可也要具备基本的修为和涵养,即便活不成神话,也不要活成笑话。
家和万事兴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冷处理只是消弭冲突的一个步骤,不能止于冷处理,更不能转向冷战。冷战没有赢家:对方不舒服,自己也不会舒坦。不怕事磨人,就怕人磨人。赌气斗狠,双双受损。情感的维系,需要耐心修复裂痕,才能完好如初,才能不离不弃,善始善终。人抬人高,人贬人低。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促成,才能同频共振,才能两厢情悦,两情久长。只要双方共同维护同心圆,就能避免有始无终悲剧的重演!
后一篇:上海法治报:仗义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