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慎用个案揣测常理

分类: 世相漫话 |
王兆贵
“管中窥豹”这一古训,应该包含双重涵义:一是说,通过局部可以推测全局,即“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是说,眼界狭窄,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即“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在自然科学中,通过碎片可以还原全息,切片活检有助于诊断病变,而在社会科学中,尽管也能以小见大,通过举例来说明问题,但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时,就需要广闻博览,辩证分析,把握概率,尤其要慎用个案揆度常理,将“孤证”等同于“穷举”。对朋友圈中传来传去的奇谈怪论,更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以比较和鉴别,切不可听风就是雨,给你个棒槌就当针(真)。
例如,有个视频告诉您:有位94岁的老人,60多年不洗澡,被劝洗澡后很快去世!这位老人去世的现场可能是浴室,但死因不见得就是洗澡。
还有个视频,画面显示的是上海长征医院退休40年的肝胆外科医生,坐在河边躺椅上聊天。他自我介绍说,出生于1921年,属鸡的,102岁零半年,身板硬朗,神采奕奕,嗓音洪亮。问他是如何保养的。他回答说,不保养,吃肉,不锻炼。
又如,有位1913年出生的老奶奶,一天能抽两包烟、能喝半斤白酒,不少记者、专家纷纷来到老人身边,请教养生秘诀。老太太开玩笑说,那些劝我戒烟戒酒的医生早就不在了。
以上两位老人家健康长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天基因和后天免疫力,也取决于个人体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所谓秘诀,不过是顺其自然的生活习惯而已,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效法和复制的。
再如,一位空巢老人被保姆闷死,于是有人便质疑家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因争宠害死了三岁的妹妹,于是有人便非议生二胎、三胎政策;一针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曾高达70万元,降价后仍然不菲,于是有人便传言院方过度治疗……
我们并不否认上述案例存在的真实性,问题是这些案例并不具备连带因果关系,怎么能以偏概全呢?诺西那生钠的价格是由研发经费高昂造成的,医院背不起这个锅。
猎奇心理人皆有之,类似传闻并不鲜见,值得注意的是借题发挥和炒作,乃至过度解读。通过举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推理方式本身也无可厚非,因为知识面再宽的人,也不可能穷尽大千世界的所有实例。但就论辩而言,前提必须是具有普遍性的典型例子,推导出的结论无懈可击,令人信服。倘若采取抬杠类比的方式,借用个案来否定通识,就不可取了。(文/王兆贵)
前一篇:澳门日报:谢客风容映古今
后一篇:上海法治报:曹彬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