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3,919
  • 关注人气:5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娄底日报:多些“干货”少些“水货”

(2022-08-08 18:18:45)
标签:

文化

文字

表达

实料

时评

分类: 世相漫话
王兆贵

  不知从何时起,“干货”一词成了各类媒体中吸睛的关键词。看上去类似摆摊的招牌,听起来如同甩卖的吆喝。“干货”虽然不是新词,但在现代语境下却有新意。
  现代语境下的“干货”,当然不是晾晒后的蔬果、药材等实物,而是指内容简明扼要的讯息。
  事实上,称为“干货”的讯息,不仅仅是简要,更重要的是真材实料没水分。按照这样的诠释,“干货”的反义词是“水货”,但在销售市场上,“水货”对应的是“行货”,指的是逃避关税的走私品。
  倘若借来用作讯息定义,将饱含大量“水分”的讯息比喻为“水货”,似乎也说得通。君不见,在有些讲座、报告或文书中,挤干“水分”后,有“养分”的内容所剩无几。
  从应用层面说,“水货”缺乏可执行的操作性;从精神层面说,“水货”缺乏有营养的实用性。发声者振振有词,喋喋不休;听闻者兴致索然,昏昏欲睡。尽管主持人宣布过会场纪律,低头看微信者仍不在少数,只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罢了。
  临近年中或年终,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循例要做半年或全年工作总结。讲话稿自然要靠办公室秘书收集各部门提供的素材来撰写和统稿。总结报告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形式和路子大致不差。取得的业绩要讲足,基本经验要讲好,大观点套小观点,综合评述加事件和数据;存在的问题不可或缺,但需婉转与淡化,说出个一二三来,点到为止;至于下一步的计划和打算,基本上是把上级的要求摆进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稍加细化。这种例行性的讲话稿,没有万把字下不来。其中,有多少“养分”,有多少“水分”,台上的人与台下的人都清楚,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在机关工作期间,总结报告写过也听过,尽管是例行公事,但却马虎不得。一是要在单位领导那里通得过,二是要在各部门通得过,然后才能由一把手上台念稿子。在单位领导那里,分管领导的成绩不能偏;在部门领导那里,本部门的业绩不能漏。至于说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排列顺序和措辞上也是需要斟酌的,否则也难通过。一篇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的总结报告,怎么可能没有“水分”呢?
  也曾碰到过这样的领导,他们深知念稿子是走过场,念的人与听的人都没兴趣,于是把稿子往旁边一放说,总结报告都印发给大家了,会后你们自己去看吧;这里我念念标题,然后向大家交交心,说点过去一段时间的功过得失以及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讲错了的以报告为准,讲对了的大家共勉。
  说心里话,我比较欣赏这种坦诚的领导风格。用今天的流行语说,这样的领导讲话,也应算是“干货”了。希望我们的领导同志,作报告、批文件之前,尽量少一些“水分”,多一些“养分”,以“干货”示人,既节约了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又提高了感召影响力和决策效应力。(文/王兆贵)
  附注:本文发表在《娄底日报》2022年8月8日评论版,责编胡立华。
娄底日报:多些“干货”少些“水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