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门日报:孤独与独处

(2020-04-19 16:58:34)
标签:

人生

心理

情感

文化

漫谈

分类: 人生漫谈
  心灵鸡汤类的美文看多了你会发现,有些名言就是伪名言,有些命题就是伪命题。比如说享受孤独,就很值得推敲。孤独的本意是孤苦无依的落寞,能算是享受吗?用来享受的孤独,能算是孤独吗?
  现实生活中,孤独的处境和心境是无助的难耐的,因为孤独会让人陷入愁苦和焦虑,并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孤独的城市》作者奥利维娅·莱恩认为,人并不因独处而孤独,就像人并不因身在人群中而不会孤独一样。这种感觉源自某种亲密关系方面的缺失或不足。所以,孤独的定义是:人类对亲密的需求未得到足够的释放,而产生的令人极不快乐的强烈感受。
  据个人的观察与体验,暂时陷入孤独的人总是想寻求解脱的,拒绝解脱的心理倾向是孤僻或自闭。事实上,心理学家推崇的人生境界不是孤独,而是自觉独处的能力。他们将独处分为两种,即非自愿独处和积极独处。非自愿独处会因落寞而郁闷,甚至会引发轻生念头,而积极独处则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
  人们在保持正常人际交往的同时,也需要腾出一点时间,独自呆一会。梳理缭乱的心绪,打开纠结的心结,反思既往的得失,从而走出执念,调整心态,升华到人生的更高境界。这样的独处,是积极的自主选择;这样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积极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也认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时候,想起了一件事,悟到了一个理,想找个人聊聊,可是翻遍了朋友圈,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这样的孤独谁都碰到过,也更需要独处来破解。与孤僻不同,独处是一种人生修行。自主选择积极独处的人,往往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来独自面对生活。就是说,面壁的目的是破壁,而不是与世隔绝。(文/王兆贵)
澳门日报:孤独与独处
    附注:本文发表在《澳门日报》2020年4月19日新园地,主编郑国伟。已被新浪网推荐到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