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文化历史秘诀琅琊 |
分类: 世相漫话 |
王兆贵
享有“华夏首望”之誉的琅琊王氏,是我国古代的顶级门阀士族,因开基于琅琊(今临沂)而得名,因侨居金陵(今南京)而置郡。电视连续剧《琅琊榜》虽属虚构,但也并非无中生有。有人做过统计,从东汉至明清的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36个驸马和186位文人名仕。
仅仅这些高大上的数据,就足以刺激你的眼球,接下来揭示的这个家族的育人经,更会让你出乎意料。最近有条转发率颇高的微信,正是奔琅琊王氏成功秘诀而来的,标题是《六个字,让一个家族风光千年》。哪六个字呢?无他,言宜慢,心宜善。这六个字就像俗话说、常言道一样,不能说没有道理,问题是,琅琊王氏所以能成为名门望族,靠的仅仅是这六个字吗?
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特权主要表现在按门第高下选任官吏,并由此派生出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等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足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琅琊王氏既然是这一时期的顶级士族,他们的荣耀自然与其享有的优渥特权联系在一起,仅靠六个字怎么可能发迹的呢?
这类微信,在朋友圈中比比皆是,小到养生保健,修身齐家,大到培养后代,成名成家。如,“每天吃一把,心脏病不复发”、“一件事,教你一生无忧”、“三句话,让你受用终生”、“不生病的十条铁律”、“每天十个一,百病不找你”等等。为了刺眼吸睛,赚取转发量,微信发布者通常会采取一些小套路,在标题制作上煞费苦心。常见标题如,“这件事99%的人不知道”、“现在知道还不晚”、“别说我没告诉你”、“抓紧看,马上删”、“不看你会后悔一辈子”等等。有些微信的标题,颇似“三言两拍”的书名,并刻意加上“戳心”、“扎心”等故作惊人语的字眼招徕围观。究其实,有些微信的内容不过是尽人皆知的一般常识,有些则是非理性概括,就像打卦算命的老先生送你的箴言,听起来煞有介事,细思量疑似真经,诸位看官,你信还是不信呢?
前一篇:学习时报发表:诛杀晁错谁之错
后一篇:今晚报发表:精神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