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2,535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书局《月读》转载:聪明人与明白人

(2018-03-15 08:55:24)
标签:

中华书局

月读

文化

黄永玉

郑板桥

分类: 转载收录
王兆贵

  据《南史》记载,南朝宋庐江潜县人何尚之升任吏部郎后请假探亲,满朝官员都到码头为他送行。到家后,父亲何叔度问他,听说你这次回来,惊动了朝廷,能有多少人?何尚之回答说,大概数百人。父亲笑着说,这是送吏部郎的,与你有什么关系?
  何叔度不过是说了句大实话,转述者却在文后加注说“千古名言”。何叔度也曾在朝做过尚书,对官场那点事心知肚明,所言透彻见底。他对儿子说,东晋时期大将军殷浩回乡省亲,送别的人多得很。及至罢官流放东阳,他的船停靠在征虏亭码头好几天,就连亲朋故旧也不再来看他了。
  就此看来,何叔度不仅是过来人、聪明人,而且是明白人。明白人都是聪明人,但聪明人不见得都是明白人。聪明是个合成词,本义是耳聪目明。明白人就不同了,不仅要耳聪目明,还需明心见性,具备洞明世事的眼界和眼力。三国时的杨修极为聪明,智力超群,且每每都能猜中曹操的心事。可悲的是,杨修聪明过了头,屡犯曹操大忌,三十四岁那年,被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了头。
  要做一个明白人,既不能违心苟合世俗,也不能任性招致祸端,更不能逞强殃及大局。左宗棠棋艺高超,罕逢对手。进军新疆途中遇一老者摆摊竞技,号称“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颇为不服,于是下马对弈,接连完胜三局。左宗棠心想,你这“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该撤了。及至左宗棠收复新疆班师回朝,途中却见“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仍然竖在那里。为让这位老者彻底服输,左宗棠再次与其过招。没想到这次摆开阵势后却一败再败,绞尽脑汁也赢他不得。左宗棠大惑不解,只好求教玄机。老者说,上次将军要领兵出征,我若挫了您的锐气,于战事不利;这次您已凯旋,我也无需谦让了。什么叫明白人?这位老者当之无愧。
  需要界定的是,明白人不同于自恃聪明的圆滑与狡诈之辈。圆滑的人精于世故,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狡猾的人心术不正,趋炎附势,两面三刀。这两种人只能得势或得计于一时,终有一天要落败。明白人未必才华横溢,也不见得锋芒毕露,可以不是满腹经纶的哲者,也可以不是位高权重的尊者,但却是洞彻人生的智者。《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是个从贫困土壤中挣扎过来的乡下老妪,却对贾府的内情揣摩得一清二楚。王熙凤绝顶聪明,到头来却不得不托孤于她,尽管我们不能由此得出“卑贱者最聪明”的结论,但从三进荣国府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姥姥也算是个明白人。
  黄永玉应邀为一家晚报读者题词,写下的却是这样一行字:做一个明白人不容易。看得出,黄老这句话是有感而发的。有人将“难得糊涂”书成条幅挂在墙上,却不一定洞晓这句话的真意。郑板桥所谓的糊涂,是超越聪明的大彻大悟大明白。否则,怎么能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呢?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鉴古知今
  诸葛亮的公文/张晓政
资政通鉴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二十一
  李白:诗仙之名闻天下/天一
  《资治通鉴》讲座(四十九)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九)
  唐玄宗:明皇如何蜕变为昏君(下)/张国刚
  《资治通鉴》选读
  马嵬之变(下)/张国刚选注
《论语》今读
  一日三省不可少/朱康有
经典名篇
  涉务(节选)/〔北齐〕颜之推
  雨过山村/〔唐〕王建
经典藏书
  《诗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钟岳文
  《诗经》选读/钟岳文选译
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
  古代从政者的六门必修课(三)
  乐与射:领导修养和领导心境/王启涛
百家论史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下)/颜炳罡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话(三)
  汉制依秦而变──两汉的监察制度(中)/修晓波
岁月书香
  镜子和容貌/彭程
  汉字中的文化
  神秘的“青”色/富丽
茶余饭后
  聪明人与明白人/王兆贵
  欧阳修善“推敲”/姜炳炎
中华书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论中西绘画的交流/陈传席

中华书局《月读》转载:聪明人与明白人
中华书局《月读》转载:聪明人与明白人
  附注:本文原载《齐鲁晚报》2017年12月6日青未了副刊,中华书局《月读》杂志2018年第3期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