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发表:大师与大神

标签:
网络词语大师大神中神小神 |
分类: 世相漫话 |
王兆贵
现今这个时代的脚步挪得太快,快得让我们这些老家伙跟得有些吃力。网络上没隔多久就会冒出一批新词语,稍不在意你就懵懂了,
Out了。就在你对大师这个称谓贬值感到惋惜时,网上又跳出个大神来。不经意间吓一跳,要知道,跳大神在民间可是巫师的把戏啊。
由于自身的原因,也由于旁系的污染,不仅有装神弄鬼的江湖骗子冒充大师,而且有不学无术的造假能人自诩大师,大师这个称谓在文化学术界变味了,掉价了,为人所不屑,以至有人愤愤然曰:“再叫大师跟你急!”
就在大师这个称谓贬值的当口,网络上冒出一个堪与大师相媲美的新称谓叫大神,据说源自于游戏产品。细查起来,大神这个词汇,在上古文化史之宝库《周礼》中就已出现了,概指呼风唤雨、经天纬地之神灵。照此说来,大神比大师还要厉害。
在网络称谓中,大神并无神秘色彩,通常指某一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人物,或是网游社区中资深玩家、元老级玩家,或是贴吧中精通某一专业的高手,或是网络文学阵地的著名写手。我有位同学的儿子,过去沉溺于网络游戏,后在父亲激励下转向网络文学,逐渐被吸纳为签约写手,如今已越过小神级别,正向中神、大神级写手冲刺。据说,起点中文网小神写手的年收入12到25万元之间,而中神与大神年收入达百万元以上,白金级签约作家年度版税收入最高上亿元。
但从记者的采访中可以看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如果说传统文学是“蒸馏酒”,从发酵到加工沉淀需要时日,而网络文学就是“爆米花”,短时间内就必须产生引爆效应,否则就会因为没人打赏而成为“剩菜”。网络写手以读者口味为导向,读者想看什么他们就写什么,更新要快,节奏感要强,只要看起来爽快、有趣,可以不考虑文笔和文采。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网络文学中的大神充其量也就是文化快餐的加工高手,怎么能同文坛盛宴的大师巨匠相比肩呢?大师满天飞的风气固然不好,但我们对过去那些蜚声文坛的大师们仍然充满着赞佩和敬畏,并真诚呼唤新时代大师的诞生,为我们献上真正的文化大餐。
前一篇:澳门日报发表:悲情邀宠
后一篇:光明日报发表:左思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