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方时报:“榜下捉婿”的闹剧

(2016-07-28 12:07:55)
标签:

榜下捉婿

冯京拒聘

连中三元

拉郎配

凤凰男

分类: 转载收录
作者:王兆贵

  宋代科举的盛况,远超唐朝。赐宴琼林后,新科进士们由宫廷卫士清场开道,披红簪花,跨马行街,公卿以下无不驻足观望。场面之壮观,就连凯旋的将士也不能比。状元及第后,通常授予将作监丞,出任通判,不过十年便可忝列朝班,荣任大员。连中三元者,更是前程无量,有宋一朝,就有不少官至宰辅的状元,如吕蒙正、宋庠、冯京、文天祥等。
  正因为金榜题名如此多娇,引众多达官显贵竞相前来争抢“凤凰男”,由此上演过一幕又一幕“拉郎配”闹剧,史书将宋代这一特殊景象戏称为“榜下捉婿”。
  “择婿”唤作“捉婿”,动感立马增强。那些为功名所累的学子们,“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于是乎,闻名而来求婚的人挤破了柴门。不管你是富家子还是穷酸儒,也不管你是少年郎还是老学究,都不愁如花美眷送上门。
  话说福建有位叫韩南老的人,古稀之年进士及第,乡里人都想与他攀亲结贵。欲钓“金龟婿”的富户,便托媒妁登门求亲。韩南老觉得可笑,遂以打油诗作复: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着一青衫。媒人却问我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据《宋史·列传第七十六·冯京》记载,鄂州江夏人冯京,从乡试到礼部主持的省试,再到廷试,连中三元。在我国一千五百余年科举史上,能获得这一殊荣的读书人凤毛麟角。冯京当时尚未婚配,因此成了豪门贵戚们争聘东床的首选对象。位及三司使的张尧佐,其侄女乃仁宗皇帝册封的贵妃,向以“国丈”自诩。为把女儿许配给冯京,派出手下得力部众,硬是把冯京“绑架”到自己府中,给他系上金腰带,并说这是皇上的美意。冯京面带微笑,予以谢绝。他又被枢密使张耆的家臣簇拥到府上,仍说是皇上赐婚,冯京再次谢绝。冯京并非不愿同名门望族联姻,只是看不惯他们那副倚权仗势的德性。他后来续娶的夫人,就是当朝宰相富弼的女儿。富弼好善嫉恶,为官清正,苏轼称其为“人杰”。

北方时报:“榜下捉婿”的闹剧
  附注:本文原载《光明日报》2016年7月22日雅趣版,《北方时报》2016年7月26日文史版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