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文汇报发表:史上最成功的文化炒作

(2016-04-16 13:34:21)
标签:

吕氏春秋

一字千金

吕不韦

文化炒作

传世经典

分类: 文苑漫笔
作者:王兆贵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常以客观、冷静甚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讽刺和怜悯意味很浓,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有则故事说,毛姆在成名之前,其小说无人问津。为穷困所迫,只好用最后一点钱,在报上刊登了一个启事:本人是个年轻有为的百万富翁,喜好音乐和运动。现征求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一样的女性共结连理。广而告之后,毛姆的小说很快就卖光了。

香港文汇报发表:史上最成功的文化炒作
  讲述这段故事的人认为,正因这一独创性炒作,改变了毛姆的命运。如果上述广告真是毛姆所为,窃以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无疑是在编造谎言欺骗读者,毫无诚信可言,算不上独创性炒作。历史上真正富有创意的文化炒作,发生在公元前239年的秦都咸阳,主持人是一位政商合一的高手,名叫吕不韦。
  秦王政八年的一天,咸阳城门前聚集了众多仰头围观的路人。只见城门上挂出一排书简,并有千金悬赏。布告说,“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香港文汇报发表:史上最成功的文化炒作
  这部书简就是被誉为杂家之首的《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那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以此互争高下。吕不韦认为,秦国这么强大,这方面却不如人家,岂不丢脸?于是也广招天下文人学士,给以优厚待遇,以至前来的食客有三千之多。当时,诸侯中很多像荀况那样的能言善辩之士,著书立说,传布天下。吕不韦就让他们各录所闻,各抒己见。然后汇编起来,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多万言。
  为了让这部书能够名动天下,为更多的人所闻知,于是就出现了上述一幕。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而来,果然无人改动一字。其实,再完美的文章也有可改之处,只是时人慑于相国权势,不敢僭越罢了。尽管如此,吕不韦还是得逞了,他创造的这一轰动效应,让《吕氏春秋》很快传遍四方,成功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堪称“奇货可居”,足以扬名立万了。
  于是,有人联系到周天子镇国之宝“皓镧”的传说和吕氏对异人子楚的“包装”过程,把吕不韦说成是我国最早的投资经纪人和最成功的文化传播人。这当然是用现代眼光和穿越手法去评介古代人事的戏说,但吕不韦这一举措本身,仍然称得上有创意的文化事件而载入史册,成语“一字千金”就此成为千秋佳话。在日常文化交流中,我们经常引用的名言警句、寓言掌故,有许多也来自《吕氏春秋》。这一事件不仅名闻当世,而且衍续千古。至今,只要提起“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人们就会想到吕不韦和他组织编纂的《吕氏春秋》。由此说来,把它看成是一次成功的文化炒作,也就顺理成章,并无不妥之处。

香港文汇报发表:史上最成功的文化炒作
  这部皇皇巨著,“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且“兼儒墨,合名法”,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取精用宏,融汇百家。从政治、经济、军事、农耕,到外交、伦理、道德、修身,乃至天文、历法、地理、乐律、术数等,涉及诸多领域,涵盖各个方面。全书富含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之事理,既有哲学思想,又有文化理念;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教化功能;既是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总结性述评,也是对秦统一天下大业进行舆论准备。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云:“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样的评价,不仅把《吕氏春秋》纳入圣贤之作,而且位列传世经典。

香港文汇报发表:史上最成功的文化炒作
  附注:本文发表在香港《文汇报》2016年4月16日文汇园副刊,责任编辑邝御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