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3,821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文汇报:那些被祸水的红颜

(2014-09-17 12:00:49)
标签:

情感

夏姬

祸水

楚国

蔡国

分类: 史海漫游

那些被祸水的红颜

作者:王兆贵 

 

  红颜祸水的出处,好像没人能讲得清楚,但被判为祸水的红颜,却是耳熟能详,知者甚众。较早的,如夏代的妺喜、商代的妲己、周代的褒姒、春秋的息妫等。被称为“桃花夫人”的息妫,因美艳绝代,先后招致三个国家兵连祸结,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其“祸”之大,堪称史上之最了。难怪有那么多古今名人为其赋诗填词,题记作传,搬上银幕。

 

香港文汇报:那些被祸水的红颜


  息妫的事迹源于《左传》,此后的《吕览》《史记》《烈女传》等书也有记载,情节大同小异,或侧重于讥刺昏君,或侧重于褒奖节妇。历史原态大致是:蔡国的国君和息国的国君娶的都是陈国的公主。息夫人归宁路过蔡国。蔡侯得知小姨子过境,便拦下来接风。见面时,蔡侯的言行有失体统。息侯听说后不免恼火,于是就去挑动楚国惩罚蔡侯。他派使者对楚王说,请派兵佯攻我国,我向蔡国求救,待蔡国出兵时聚而歼之。楚王应息侯之请,一举打败了蔡国军队,抓走了蔡侯。蔡侯得知内情,咽不下这口气,就向楚王猛夸息妫的美貌。惹得楚王性起,便寻机灭了息国,将息妫带回楚国。
  这样一段记载,除了说明春秋无义战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这场战事看似女人引发,其实却是男人挑起的,是那些驾驭战争机器的人,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蓄意把欲火升腾为战火的。触媒虽然是女人,但她们并无杀伐的故意。即便她们为了荣华富贵不惜以色邀宠、恃宠、争宠、专宠,也无意于刀兵,以至倾城倾国。就同夏亡于桀而非妺喜、商亡于纣而非妲己、西周亡于幽而非褒姒一样,蔡、息两国也是亡于国君之手。美人如美酒,能令人沉醉以至神魂颠倒,醉酒肇祸岂能罪酒?史上那些绝世红颜们,不过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战利品或牺牲品。换句话说,她们是被“祸水”的。
  有人说,这种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在欧洲乃至西方并不存在,其实非也。人类自从走出母系氏族社会,男性地位逐渐上升,女性偏见就开始滋生。红颜祸水的观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最为流行,是男权社会的普遍现象,西方当然也不例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叔本华、尼采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女性持有偏见。尼采甚至说:“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就不是一般的偏见了,而是含有侮辱成分的歧视。在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红颜祸水的观念同样存在,丝毫也不亚于东方。许多人都知道潘多拉的故事,在希腊神话中,她是宙斯赐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且在美貌、智慧、魅力、语言等方面具备多项全能。这个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来到人间,其使命并非为人类造福,而是传播灾难。在宙斯交给潘多拉的盒子里,装满了人世间所有邪恶和灾难,启封的后果是“洒向人间都是怨”。由此可见,潘多拉堪称是世界级红颜祸水的形象代言人。有史以来,世界上还有哪个女人比她带来的祸水更为严重?

 

香港文汇报:那些被祸水的红颜


  郭小凌教授认为,至少从荷马时代开始,便形成了对女人的社会偏见,并发展为女人祸水论,妇女在男性知识分子眼中成了卑贱的工具。大众化的戏剧家和精英化的哲学家的作品中,不时重复着男性中心论及与之相关的歧视、鄙视妇女的陈词滥调,表明祸水论不仅是流行的社会观念,而且是一种既定的传统观念。在荷马笔下,除了奥德修斯的妻子帕涅罗佩之外,对女人几乎没什么好评。他所塑造的海伦同样是一颗灾星,半是神话半是历史的特洛伊战争,因她而起,十年围城,代价惨重。这时华夏大地正处于殷商末期,纣王帝辛灭亡后,其王后妲己被视为妖姬,看作祸水。
  有意思的是,人类的先哲们,在把美女看成是灾难载体的同时,又把她们看成是审美客体。那些绝代佳人在被视为灾星的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名星。这看起来是个悖论,其实则是对立面的统一。用一句形象的话说,罂粟花很美,但有毒。理性一点说,凡是美的东西,都具有杀伤力,绝世佳人当然也不例外。美的力量是无形的,却能战胜有形功利,拜倒在女神裙下的往往也是马上战神。否则怎么会有“英雄难过美人关”“冲天一怒为红颜”呢?更有意思的是,那些骂美女为“祸水”的人,并非都怕“惹祸”,自觉“避祸”,有些人骨子里更想“自取其祸”“因祸得福”,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楚庄王的大臣屈巫了。
  屈巫,芈姓,屈氏,字子灵。楚庄王时,屈巫出任申公,因此又被称为申公巫臣。屈巫的一生,不仅与楚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也与一个有着跨国婚姻经历的女子联系在一起。这个女子是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因嫁给陈国大夫夏御叔为妻,史称夏姬。御叔早逝,寡居的夏姬因与陈灵公和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导致灵公被弑,孔宁和仪行父逃亡楚国。楚国出兵干预,掠走夏姬。楚庄王兄弟二人都想纳娶夏姬,被屈巫以不义、不祥为说词,连唬带吓地给劝住了,庄王就把夏姬赏给了丧偶的连尹襄老。转年,襄老在两棠之役中箭而亡,但却未能找到尸首。接下来,襄老之子又打后妈的主意,屈巫赶紧派人示意夏姬:回娘家去,我娶你!并派人从郑国召唤她说:襄老尸首可得,须她本人来取。夏姬将这个消息报告了楚庄王,庄王就问屈巫,屈巫说,这个消息是靠谱的,因为晋成公想通过郑国用襄老的尸首换回知罃。庄王就打发夏姬回到郑国。屈巫利用楚王派他出使齐国之机,路经郑国携夏姬逃往晋国,成为夏姬最后一任丈夫。

 

香港文汇报:那些被祸水的红颜
  你看,这位以祸水为说词劝阻别人远离祸水的人,自己却余勇可贾地淌进了祸水,并为这段孽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子反建议楚共王给晋国送礼,让晋不重用屈巫,楚共王没有答应,子反与令尹子重杀死了屈巫的族人。屈巫为报灭门之仇,建议晋国联合吴国不断骚扰楚国,使楚国国势日衰,吴国从此强大起来。屈巫的行径如果是早有预谋,那么他前番将夏姬说成是祸水,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由此推开去,那些斥红颜为祸水的人,十有八九也有酸葡萄心理。

 

香港文汇报:那些被祸水的红颜
        附注:本文发表在香港《文汇报2014918文汇园副刊,责任编辑张旭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