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福报发表:花卉别名拾趣

标签:
人间福报原创文稿拈花惹草文化趣谈杂谈 |
分类: 语林漫步 |
贝一中
爱花乃人之天性,古今中外皆然。古人不仅爱花、惜花,还为花儿取了许多别名、雅号。宋人张敏叔、姚伯声,就曾把这些别称收集起来,通过绘画或赋诗来设喻人品,前者列有花中十二客,后者列有花中三十客。
如,牡丹尊称“贵客”,八大山人朱耷诗云:“天下艳花王,图中推贵客”;梅花雅号“清客”,元代智觉禅师明本诗云:“数椽草屋延清客”;杏花别称“艳客”,明代朱曰藩诗云:“千古空牵艳客魂”,等等。
在我国古代,杏花一直被认为是传达春意的使者,描写杏花的诗词可谓车载斗量。最有名的当属宋祁的《玉楼春》,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名动天下,宋祁也因之被誉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国人最熟悉的杏花诗还有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已家喻户晓。
这句本来是形容春意盎然的佳句,不知从何时起,竟演变为女人外遇的隐喻。其实,最早吟出“红杏出墙”诗句的不是南宋的叶绍翁,而是唐代的吴融,他在《途中见杏花》一诗中吟道:“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玫瑰原产中国,被誉为“爱情之花”。有趣的是,在我国文史记载中,玫瑰的别名却叫“刺客”,听起来让人怵然。其实,古人之所以视玫瑰为“豪者”,并以“刺客”相称,乃因其茎上锐刺猬集。倘若不知这一别称的来历,将其与“杀手”联系起来,岂不大煞风景?不过,还是莎士比亚说得好,名字有什么关系?玫瑰即使换个名字,她也依然芬芳。
“仙客”的称号,被古人赋予了两种花名。在姚伯声那里是“琼花”,而在张敏叔那里却是“桂花”。光绪年间,汪鸣銮做广东督学时,自诩博览群书,对《史记》、《汉书》尤为精熟。一天,有位学使登门向他求教说,《龚定庵集》中,有“九月犹开窈窕花”的句子,不知这“窈窕”是什么花?汪鸣銮答不出来。学使为给他留点面子,就婉转地说,就是桂花啊,班固的《汉书》里有记载,难道你偶然忘记了吗?标榜自己无书不读的汪鸣銮,一时间窘迫得很。
笔者也颇为诧异,还真没听说过什么窈窕花,经查阅古籍方知确有此一说,宋代诗人毛滂就有“窈窕花随玉碗飞”的诗句。看来,自知无知方能多知。一个人知识面再宽也是有限的,这天底下无论多么博学的人,也有寡闻的盲点,不可能是无所不晓、样样精通的。
附注:本文发表在《人间福报》2014年5月28日纵横古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