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历史应该记住谁》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4-04-22 11:12:20)
标签:

英雄

论定

历史人物

拿破仑

威灵顿

分类: 转载收录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

《历史应该记住谁》阅读练习及答案

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8分)

 

历史应该记住谁

 

  (1)人们通常把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称为英雄。他们出类拔萃,是民族脊梁,大众楷模,人中精英。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有过失败的记录,有的结局还很悲凉,但这并不影响后世将他们视为英雄。滑铁卢战役的赢家是联军统帅威灵顿,但到滑铁卢镇参观的人,瞻仰的却是失败者拿破仑,没人去理会威灵顿。再如,人们提及麦城时,首先想到关羽,那个战胜关羽的吕蒙却被忽略了。

  (2)为何会出现“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非常规的历史观呢?历史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当它被还原为文化记忆时,往往会因见识不同而有所选择和补遗,甚至曲解和编造。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和积淀,思想潮流的碰撞和修正,民间流传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己不再是原初史料,而是集体无意识的公共作品。因此,提出“历史应该记住谁”,就不再是简单逻辑所能求证的“解”。人们之所以不用成败作为论定英雄的唯一标准、终极标准,不单是情感偏向问题,而是价值认同问题。

  (3)拿破仑一生指挥过60多场战役,比亚历山大、西泽、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滑铁卢一役一败涂地,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后来的事实,印证了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提到的这些话。

  (4)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其业绩可以不昭彰,但人格一定是高尚的。他们通常以坚贞的气节、刚毅的血性、不屈的斗志、无私的奉献而著称。荆轲失败了,但他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就像他朗吟的《易水歌》那样,传为千古绝唱。李广出击匈奴,屡战败北,死后未获封侯,但在人们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不仅霸业未成,而且输得很惨。一曲垓下之歌,回肠荡气,长使英雄泪满襟。项羽尽管偏执自大,蛮横暴戾,但因他光明磊落,率直坦荡,向来为世人推崇。当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世人所敬仰时,即便其最后结局是失败的,也不会动摇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5)在中国,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三国争雄,刘备尽管未能胜出,但因沾了汉室宗亲的光,身后享有“英雄之器”的盛誉。曹操尽管胜利了,但因有篡位之嫌,身后背有“乱世奸雄”的恶名。其实,曹操不论在军事、政治还是文学上都卓有建树,鲁迅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6)再高大的英雄人物,也不可能完美无瑕,英雄之过乃白璧微瑕,难掩其丰功伟绩。林则徐在中英商贸关系的处理上和对英军发动战争报复的判断上,均有不当之处,并导致清廷误判。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林则徐的历史功绩,说他不是民族英雄。再者,对英雄人物是非功过的论定,并不存在终极标准,时代背景不同,审视角度不同,答案也不相同。比如说,将相中的袁崇焕、曾国藩、李鸿章,帝王中的贏政、雍正,以及介于帝王将相之间的曹操,历来毁誉参半,说法不一。

(选自2014419曰《光明日报》作者王兆贵,有删改)

 

15简要概括“文化记忆”具有怎样的特征。(6分):

加进了主观因素;属于集体无意识的创作;与历史真相不完全一致。(每层2分)

16.第(3)自然段在论述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析。(6分):

选用拿破仑虽然失败但形象却更高大的典型事例,和下文内容一起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价值认同是论定英雄的重要标准的观点,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选用典型事例2分,概括论点2分,多角度论证、逻辑严密2分)

  17.请结合全文,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怎样的历史观。(6分):

  不能仅仅以成败论英雄;要重视对历史人物人格的权衡;要正确看待历史人物的功绩与过错;要摆脱传统偏见的束缚和影响;对英雄人物的论定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附注:本教案另被漠阳资源网临颍语文网姚雪语文网雨露网深圳学校网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江苏省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福清语文教育网求艺网中华资源库阅读资料在线古诗文阅读网海博学习网一品高考网高考学习网语文学习资源网好范本试题大全网高中语文题库学优题库书摘天下易题库中国学网高考语文诊断与突破训练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四章新炬吧考试网作文周刊高考版21CN教育查字典语文网书利华教育网等教学指导网站转载。

 

【转载】《历史应该记住谁》阅读练习及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