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福报:隔岫花香

(2010-05-31 18:01:29)
标签:

原创文稿

人生感悟

随笔杂谈

人间福报发表

分类: 人生漫谈

隔岫花香

   在莫嵇山后坡的一处山坳里,长有一株苍老冷傲的腊梅,根部如虬,枝干似铁,总是在大雪飘飞的时节绽放。花开时芳香浓郁,但由于山势和风向的原因,只有站在特定的位置才能闻到。

  山坡面南有一座古刹,古刹里有一位得道高僧叫若无。每年的冬天,若无都要翻山越岭去看那株腊梅。翻山的路径,乱石嶙峋,杂树丛生,再加上残留在坑洼里的积雪,崎岖难行,只能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才能到达。有一年,若无在回程中不慎滑落,如不是被一棵老树的枝杈挂住僧衣,差点儿跌进深谷。弟子们好容易把他搭救上来,背回寺庙方丈内养息了数日才能下地。
  到得第二年冬天,若无照例提出去后山赏梅。弟子们自然要把去年摔伤的旧账搬出来,劝他万万不可再去冒险。若无哪里肯听?于是,弟子们建议,待来年春后,壤石松动,大家带些山镐之类的器具,把这株梅花挖掘出来,移回寺院内栽培,待它复活后观赏,岂不免去翻山之劳、越岭之险?弟子们的良苦用心,若无自然理解。但他还是像应时朝圣那样,坚持要去。他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但凡山灵野物,天生地养,竞胜图存,历久习焉,倘假手于人工,迁则难适,据之无趣。
  若无的这番话,粗粗听来并无深意,细细想来却有禅理。当时,他的弟子们有没有听懂,又是如何领悟的,已无可考。据我参详,若无所言包含有两层意思。前者是说,山野间的生物,因为习惯了那里的环境才存续了下来,如果人为地将它迁于他处,是难以存活的,所谓“迁则难适”。这一点,还比较好懂。不过是像达尔文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者是说,世上的东西,你一旦私自占有了它,兴趣也会随之消退,所谓“据之无趣”。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我曾观察过许多儿童,他们对新鲜的玩具,特别是自己家没有的玩具,兴趣大得很,哭着闹着非要弄到手不可,否则便会在柜台前赖着不走。可是,那玩具一旦买回来,玩不了半天时间,便丢在一边不碰了。事实上,大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定力强的人也许能够战胜自我,做到不为所动,但心理上的撑拒,恰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越是难以企及、难以得手的东西,吸引力越强,隔岸花影是兴趣的磁石;越是没有距离、唾手可得的东西珍惜度就越低,占有是对欲望的消解。我本愚钝,对若无的这番话,是多年后才开悟的,也不知搔到痒处了没有?

人间福报:隔岫花香
       附注:本文于2010年5月31日发表在《人间福报》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