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与智慧:无心胜有心

(2008-11-01 13:56:49)
标签:

文学/原创

人生感悟

随笔杂谈

思维与智慧发表

分类: 人生漫谈

无心胜有心

 

  北宋思想家程颐,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途中,渡江至中流时遇上大风大浪,渡船即将翻沉。一船人都在悲哀号哭,惟独伊川先生安坐如常。所幸有惊无险,逃过一劫。靠岸后,一老者问他何能如此,程颐说,因为我心存诚敬。那老者听后说,心存诚敬固然很好,但却不如无心。这让程颐颇受启发,但当他准备进一步求教时,那老者却径自去了。
  这老者的意思,就是哲人们常说的“无心胜有心”。“无心”为什么会胜过“有心”呢?我国古代的大智慧家庄子,曾以博弈者在不同赌注面前的表现,生动而又浅显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有位老兄与人博彩,当用瓦罐作赌注时频频取胜;而当换作黄金作赌注时却输了。于是,庄子就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看重外在因素的人,其内在的技艺就会变得笨拙起来。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全神贯注,越不容易穿入。科学界把这种“穿针心理”,称之为“目的颤抖”。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发现前方有块小石头,于是就想集中精力绕过去。没料到,越是不想轧到它,却偏偏轧到了它。这也如同足球大赛,每当比赛进入发点球决胜负阶段,有些大牌球星也难以把握自己,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把球踢飞了。由于把胜负看得太重,造成了精神过于紧张,意念过于集中,以至于发挥大失水准,一失足成千古恨。
  人生当然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象茫茫大海中没有指向的船舶,不可能到达彼岸。但如果把目标看得太重,你的身心必然会因为在乎而高度紧张和疲惫。于是,目标模糊了途径,结果忽略了过程,功利稀释了勇敢,心劳带来了术拙,那双把舵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越是担心触礁反倒触礁了,刻意追求的目标顷刻化为乌有。

 

    【附注】本文发表在《思维与智慧》第21期“心海导航”栏目,编辑仕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