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8,601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日报:让大爱在常态中延续

(2008-06-02 22:18:05)
标签:

文学/原创

汶川地震

感怀随笔

洛阳日报发表

分类: 人生漫谈

让大爱在常态中延续

 

   在这场抗震救灾过程中焕发出来的人间大爱,超越了灾难本身,超越了时空地域,为寰宇所瞩目,令世人所震撼。记述爱心善举的报道铺天盖地,抒发悲情壮举的诗篇泉涌井喷,阐述生命至上的文论连篇累牍。这一切的一切,都把人间大爱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都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灾难终将过去,激情难免趋淡。若干时日之后,当我们回望曾经的悲壮,收获心灵的感动,盘点精神的财富,许多人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爱无言,上善若水,我们如何把这场大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人间大爱长久地保持下去,使之在常态中延续?
    有位网友,在爱心榜的跟帖中感喟:我们的地方官员在今后履职时,理应象抗震救灾这样,把民生看得比GDP更要重。有位职工在与同事议论时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都能象今天这样该有多好。有位老太,看了内地医院对来自灾区伤病员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场面时,在感动、赞叹之余,忍不住说了一句:如果那些医护人员在平时也能这样对待我们就好了。这些来自角落的声音告诉我们,如果大爱仅仅源于大灾,如果大爱不能延续为常态,那么,我们仍然没有从灾难的废墟中爬起来,走出来,站起来,仍然没有从灾害的创伤中康复起来,清醒起来,成熟起来。
    灾难过后,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我们要快乐地活下去。但是,这都不能成为大难过后无大爱的理由。要将灾情感受沉淀为文化记忆,升华为精神财富,最重要的是要把这场灾难焕发出来的人间大爱,延续到平常生活中,渗透到执政行为中,转化到共建和谐中,对祖国、对社会、对家人、对亲友、对同事乃至对世间的任何生命,都能一如既往地奉献我们的爱心善举,坦呈我们的博大胸怀!

 

    附注】本文发表在《洛阳日报》2008-6-30 7版 洛浦副刊,责任编辑海燕。

 

彰显人性光辉的悲情壮举

 

  汶川大震,牵动人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之力,驰援四川。在这次大规模支援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中,报刊传媒发布的一组组数字,特别是那一次次冲击人们视觉的 “专”字,让我们既悲伤又自豪,既感慨又振奋。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来,航空运输有专机,铁路运输有专列,公路运输有专道,海关通关有专窗,通信网络有专线,救灾基金有专款,慈善机构公布的是专用帐号,科技领域派出的是专家,党政机关发出的是专报,报刊传媒开辟的是专刊、专版、专辑、专栏、专稿,互联网站设置的是专题、专帖,而远离灾区的群众则守候在电视机、收音机旁,专注地收看收听滚动播出的灾区新闻……
  面对罕见的大灾大难,这一系列“专”字,极为鲜明地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首位,手拉着手,臂挽着臂,与时间赛跑,向死神抗争,空前团结,坚不可摧,人人都在为灾区加油鼓劲,处处都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数不清的画面,让人热泪盈眶;数不清的险情,让人揪心裂肺;数不清的背影,让人百感交集。
  地震是灾难,它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同时也是净化心灵的大洗礼,测试良知的大考场,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它使我们看到,世间一切事物中,人仍然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人的生命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一个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经过抗震救灾的考验,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生机勃勃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光辉的一页必将永载史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