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人刘学军:只要活着,就把关爱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去
(2012-01-21 23:28:09)
标签:
北京好人刘学军好人榜样活雷锋道德楷模杂谈 |
1981年,刘学军因为救火致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休。他就想,我不能就这么享受退休生活吧,只要活着,我就要把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尽可能地送到每一个我能去到的地方。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做就是30年。
退休后的刘学军,自己购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他骑行在他认为最危险和最需要他帮助的地方。他夏天经常到河边劝阻一些游野泳的人,让他们上来,避免出现危险。好几次,他赶上一些人在河水中遇到危险,便奋不顾身地跳到河水中将他们救起。
有些外地人为了省钱,冬天在租住的平房中点煤炉取暖,由于没有安装烟囱,屋里空气不流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时有发生。刘学军了解到后,便到外地来京人员的住处,给他们宣传防火和预防煤气中毒的知识;他还自己捡木头,亲手做成风斗,送给上千户外地来京住户,使他们免受煤气中毒的威胁。
到了每年冬天下雪时,他更加忙碌。他会拿着扫帚和铁锨将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的积雪扫得干干净净,使很多路人免受意外,让大家出行方便。
下雨天,他会拿着十几把伞出现在医院以及街头巷尾,专门为那些没有带伞的老年人,孕妇,小孩以及生病的市民无偿地提供雨伞,避免了他们本就脆弱的身体因受雨淋而受到伤害,使他们在大雨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真情。
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刘学军更是个闲不住的人。
他发现有些群众遛狗时常常常留下粪便,他就准备个塑料袋揣在兜里,只要他看到,就马上去清理,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很多邻里之间的纠纷。他还经常帮助空巢老人和贫困户,把这些有困难的群体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用自己那微薄的工资为他们买棉衣和其他生活用品,从买菜送饭到洗衣拖地,对他们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
社区的群众都把刘学军当成自己的“主心骨”,一旦有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去向他倾诉,他总是不耐其烦地一一解答;遇到红白喜事,他更是会像亲人一样前去帮忙。在刘学军的帮助之下,不少困难都得到切实解决。
几十年来,他坚持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天不亮就到公共汽车站,只要看到那些一脸迷茫的旅客,他便主动走上前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为旅客解答各种问题。随着时间的积累,被刘学军帮助的有成千上万人之多,大家都称他是一名“不挣工资的文明引导员”。现在北京市已有6000多名40,50的人员加入了文明引导员的工作,为北京增添了一道文明风景线。
刘学军作为爱心大使,他走到哪里就把微笑和温暖带到哪里!
他又是一位很好的心理咨询师,他无数次为社会上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疏导,经过他的悉心开导,很多人走出阴影,开始对生活重新树立信心和希望。还有更多的人因为家庭,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各种挫折,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有的夫妻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刘学军知道后,通过和他们“拉家常”,同他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告诉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不悦毁掉来之不易的婚姻。很多人在刘学军的劝说下,本来到法院起诉的后来撤诉了,要到民政局去离婚的不离了,有些人因为工作学习压力太大,思想上误入歧途,甚至想轻生,刘学军知道后,不辞辛苦,苦口婆心地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诚挚交流,用他那颗真诚的善心去感化他们,为他们的心田送去春风般的温暖,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他们打开了即将闭合的心窗,使成百上千的人重新过上了正常、健康的生活,脸上也流露出了难得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