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刘学军:他把委屈当干粮
(2012-01-21 21:27:01)
标签:
刘学军活雷锋好人杂谈 |
委屈也是一种干粮
54岁的刘学军,高个,平头,廉价的白衬衫,磨了边的绿军裤,满脸灿烂的笑容,见到他的人都会觉得既温暖又亲切。他是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北京众多著名大学的课外辅导员,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刘老师”。刘老师虽然有着这么多社会责任,却不拿一分钱工资,他笑着说:“助人为乐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力量很小,只能做些小事,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我能改变我的身边,能做多少是多少吧。”
他是个好事的人,走在大街上看到盲道上有石头,他会移开,看见地上有施工残留的铁柱子,他会找工具砸平,看见有汽车占用了盲道他会去找司机、打电话想办法挪开……有人说他没事找事,他说:“你闭着眼睛走一下看看,他们也是生命,假如是我们和我们的亲人,你会怎么办?世上的事情,就是人人都要管,每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就会美好得多。”因为好事,他多次挨骂,甚至被人打,遇到这些他都一笑而过,他说:“我从小就想做个雷锋那样的人,50多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委屈经常有,被冤枉的时候太多了,心里也挺难受的,不过我就当成是苦菜,也是一种干粮。做好人比做坏人难得多,但只要我心坦荡荡,人在做,天在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坚持做好人,爱就能延续。”
一张雷锋像陪我一辈子
在刘学军老师的家里,贴着一张雷锋像,那是他在很小的时候,花1毛五分钱买的,这张一毛五分钱的雷锋画像,一直贴在他的床头,陪着他从儿童时代一直到今年。他每年必作的工作,就是象墙上的雷锋叔叔,那个永恒不变的偶像,汇报自己一天的得失。
少年的记忆中,雷锋一直伴随着刘学军的成长。当雷锋的光辉影响着那个时代的每个人的时候,雷锋精神也深深地吸引着懵懂的刘学军,从小就向往着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不为名,不图利的为人民服务。
上小学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盲人。那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住在他家附近,是老清华的毕业生,因为家里成份高被打成了右派,经常要挨批斗,批斗时被人用石灰烧坏了眼睛。他每天都能见到她,拄着拐棍颤巍巍的路过他家门口,有的孩子对她吐痰,骂她,她也不予理会,他觉得她很可怜却不敢过去和她说话。
一天,暴雨倾盆,老太太走路不小心一个趔趄摔倒在泥水坑里,他见到后忙打着油纸伞“蹬蹬”几下就跑到跟前,用小手扶起了她,老太太忍着痛站起来,咧着嘴但仍微笑着说:“谢谢你啦,孩子。”那慈祥的样子,柔和的话语让他觉得她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于是,他对她说:“我送您回家吧。”此后,他每天都要跑过去看望老太太,并从家里带些吃的和药品送给她。老太太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经常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做人要善良,尽管别人对你不好,也不要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更不要怨恨,做人要善良,要以善心对待其他人和这个社会,社会还是美好的。有时候,他也会好奇的问:“奶奶,盲人想什么?”老太太告诉他:“盲人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什么都能想到,想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些话像暖暖的春风,滋润着刘学军稚嫩的心灵。几年后老太太去世了,他却将她和她的善良永远珍藏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