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日致叶观澜院长:

(2011-11-22 21:23:36)
标签:

杂谈

《论语》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是求道、闻道。以章太炎梁启超鲁迅胡适为代表的民国时代那一大批大家名士,文章学问,富绝一时,可惜终其一生陷在“文字狱”与所谓学问功名里,未能证悟大道,未得内心之自由解脱,亦未得善终。

     《论语》最后一句话:“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何为命?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为何?如何识得并安得此心?这是我们此生唯一的功课。《中庸》:中庸之道至矣,民鲜能久也。儒家格致修齐的中庸和谐之道,道家无为而为无极太极的阴阳和合之道,佛家空色一如心生万法的无我解脱之道,实为安心立命不仁之途。

     儒家讲修身,道家讲修道,佛家讲修行,皆离不开一个“修”字,修是需要功夫的。五福的最后一福是善终,这里包含着中国人的生命观和生命信仰体系。惜乎学问家们要么陷入知识与学问,要么受困于利禄功名,而缺乏对生命真相的深彻洞悟,缺乏信仰体系的支撑,无法降伏自己的自大与自私(人性两大弱点),也不知如何修炼功夫,无法实现心灵的自主自足自由自在,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和圆满的幸福。他们虽各自作出一定的时代贡献,被尊为大师,但大多曲解错会古圣先贤之意,还妄自尊大,对圣人妄加批判,在西方文化面前则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以致自误误他,实在是太可惜!一点感受,不妥处还请指正。愿与观澜兄共勉之!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二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