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合肥到安庆,中午给安庆创名商贸公司的中高管做了一个小时培训,主题是: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什么用、如何学习应用传统文化。这次是应徐三林总经理的邀请。也是我第一次到老家安庆演讲,实在讲,很欢喜,也很感慨!一个小时的时间对我来说,非常短暂,大家伙听的很认真,我也讲的很投入,很动情,乃至想流泪。
其间我谈起小时候的心路历程。在老家,我从小见过太多婆媳之争、妯娌之争、兄弟之争、父母之争、夫妻之争、邻里之争,耳闻目睹过太多的家庭关系的不幸与惨剧,许多情形历历在目……因此,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内心默默许过愿: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我希望把这个巢山村的风气正过来;如果我有能力,我希望把这个破罡镇的风气正过来;如果有能力,我希望把整个枞阳县的风气正过来。这是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心愿,但这个愿隐隐约约地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我很明白,这些年来之所以逐步走上讲弟子规和传统文化的讲台,最初的动因,就是小时候默默许下的这个愿。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但我愿意为些付出一生的努力,这大概是我此生的使命、天命。
破罡中学的老同学胡会友、胡祥专程从枞阳来看我,还有在市公安局工作的浮山中学同学吴小向。所以,我没有在创名公司吃饭。与他们老总谈完之后,便去和同学相会。一见面才知道,会友与我居然十六年未见了。小向也有三四年未见和。我并没有想到,今天会见到胡祥。他们本还想叫其他人,但我想想还是不叫为好,我更愿意小范围地作一些安安静静的分享。岁月匆匆,一转眼,当年的农村少年都即将奔四。我虽然还保持着一张娃娃脸和一颗还带着些许单纯的心,但是,岁月的沧桑却不能不激起同学相聚的种种情绪波涛。我忍不住喝了大约一瓶啤酒!
饭桌上,我们谈了许多。特别是会友谈到现在学校的情形,谈到孩子们每天的课负,早上七点进课堂,中午只有40分钟吃饭,下午也只有40分钟吃饭,其它时间都是教室里,晚上一直到十点多。虽然我对中小学生课负重的情形并不陌生,但会友描述的这些情形仍然令我深感吃惊与难过,这些孩子们难道是在上学吗?这样的上学与坐牢何异?
我第一次告诉我的同学们,从小埋藏在心中的那个小小的心愿。我并告诉他们:如果可能,就请同学们给我创造机会到来老家讲课吧。也许我可能帮助到人们。不,我确认当我站到讲台上的时候,我一定可以帮助到他们。想想小时候经历的种种情形,想想那些琐在教育牢宠里的孩子里,我的心里格外沉重。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默默地问老天爷。我知道冥冥中总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我,我愿意五体投体,祈祷上苍,愿我可以效力于我的家乡、我的乡亲,愿我可以带给那些倍受奴役的孩子们,愿我可以带给曾经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们,一些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