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方法,讲技巧,讲形式,这是我想和同仁们分享的“三讲”。这也是我昨天下午离开《前沿讲座》回来路上的一个体会。《前沿讲座》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包装一大批知名的讲师?包括龙永图、唐俊、严介和等知名人士的课程都需要借助他的包装而成功的“升级”,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就是讲方法——市场定位与操作的方法,讲技巧——包装、传播、推广的技巧,讲形式——产品与服务的形式。所有的方法、技巧和形式,都是为市场服务的,为客户服务的,为创造价值服务的。虽然我并非完全认同《前沿讲座》的全部理念及做法,但是他们的成功经验,他们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与操作能力,他们在市场面前表现出的谦卑与活力,是值得我们尊敬和认真学习的。
我们的银教事业,迄今为止已经录制了1000个小时的知名专家学者的课程,无论是师资还是课程,都是一笔大财富。我们真正本着孝道的精神,本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来做事,我们有着至上之道的指引,在大方向上不会出错,在格局和内涵上不会走样,我们的队伍将是一支真正按照孝道精神和传统文化理念来打造的仁孝之师,威武之师,我们还有来自国家各大部委的政策及资源的支持,这些都是我们的成功之本,这些决定了我们已经在老年教育及老年事业方面站在最高端,这方面我们已经“顶天”,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走得比别人更深、更远、更扎实。但我们能否真的走得比别人更深、更远、更扎实呢?这要取决于我们“立地”的功夫。也就是“术”上的功夫。
必须看到,我们的队伍及事业面貌还带有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任何一项事业和任何一个组织在草创阶段都难免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不是来障碍我们的,而是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进自己、从而推动我们又快又好秘前进的动力。所有问题的背后都是动力,只要我们能够看透并穿越它。
在我所看到的诸多问题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在“道”的层面下了太多的功夫,做了太多的探索,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的责任与使命,因为我们的心里装着全中国的1。6亿老人的幸福,这方面我们比绝大多数组织都表现了更大的虔敬
。我们的理念是“孝天下父母,做天下孝子。”
但在“术”的层面,也就是我所说的方法、技巧和形式上,我们的自我要求还很不够,我们的水平还差得太远,无论是课程的设计、制作、包装,还是我们在基本业务及管理层面所表现出的面貌。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借助内培教育培训来加强的。
我们需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在“术”上做文章,下功夫,我们对待任何的人、事、物,都要时时去觉知,处处去考量,我们的方法是否足够正确?我们的技巧是否足够高明?我们的形式是否足够到位?我们在方法、技巧和形式上是否达到了一个商业社会的组织所应具备并应达到的基本水准和要求,进而可以超越这个基本水准和要求,而达到与我们的至高之道相应的银教水准和要求?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最大的功课!
我们这样的一支队伍,顾老及李会长这样的德高望重的前辈老同志的指导下,在温总的带领下,有了至高的孝道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引,如果再加上在方法、技巧和形式上的精益求益、力求完美,就可以“道”“术”互补,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