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迈克尔·杰克逊遇到孔子?(幸福谈之九)

(2009-06-27 22:50:48)
标签:

孔子

生命

迈克尔杰克逊

君子

幸福

杂谈

迈克尔杰克逊死了,死得非常突然,他才50岁,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的年龄。他的死,使我常常想起孔子的教诲。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夫子在《论语》的最后如是说。2008年春天以来,我时常颂读品味这句话,心里总是生出许多的感慨。我觉得自己应该读懂了老人家的意思。

“命”是什么呢?我以为,孔子所说的“命”,至少有四层含义:一是生命,二是命运,三是使命,四是天命。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轨迹,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独特的天命。知命才能乐天,乐天即是知命。幸福就是承担自己独特的使命,活出自己独特的天命。只有当我们真正洞彻生命的奥秘,看透命运的原理,走在使命和天命的路上,我们才可能经验到那至高的圆融的幸福。

可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这个生命体呢?我们是否了解和懂得命运的玄机呢?我们是否真正承担自己的使命、活出了自己的天命呢?

在舞台极尽眩丽潇洒疯狂的迈克尔·杰克逊知命么?五年前纵然一跃飘然而逝的张国荣知命么?……请相信,我没有任何在人格上指责批评他们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爱和所有人没有两样。

孔子一生都教导人们要成为一个君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具备一定智慧和德行的人。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他的人生通常是幸福的,因为他懂得明辨是非,走积极正确的人生道路。这样的人,通常会担负着管理和领导社会的职责,他们通常被人们视为道德行为的榜样。

今天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相当于当年孔子所说的君子。可是,许多人成功却不幸福,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居于君子的地位,却缺乏君子应有的智慧和德性,他们占有着比一般人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却不能成为人们的幸福榜样,甚至还带领人们走向幸福的反面。

君子的智慧和德性是有高有低的。对于那些具备至高的德性和圆满的智慧的君子,子思在《中庸》里极尽赞叹之辞: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中庸》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具足智慧和德性的卓越君子,他的举措将世世代代为人们所称道,他的行为将世世代代被人们所效法,他的言语将世世代代被人们视为社会人生的准则。因为他的一切言语行为都依循至高的天道的标准。“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卓越的的君子,人们远离他的时候就是自发自觉地时时仰望他,一旦有机会亲近他的时候,无论相处多长的时间都不会感到厌倦。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卓越的君子,他可能什么都没有做,人们自然就尊敬他,他们可能什么话都没有说,人们自然会信任他。(因为他的身心灵具足了真善美的能量,这是至高圆满的幸福能量,这种能量会超越一切肢体行为和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化着人们,令人们油然起敬,高山仰止。)

这几句话所描述的,其实正是孔子这样的圣贤人物的人生境界,也是至高的人生境界。

如此卓越的君子,他的智慧和德行从哪里来的呢?孔子在《论语》的最后指出了根本:一个人只有真正理解“命”是怎么回事,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这就是说,一切智慧和德行,皆源于我们对于“命”的理解;一切幸福的体验,皆是我们的生命体验。

可是,“命”到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我们这具装着屡尿脓血的臭皮襄么?

孔子还曾告诉我们:“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早上闻到什么是“道”,哪怕晚上就死掉了,也是可以无憾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还有比这个看得见的什么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道”。

“道”是什么呢?“道”难道比我们的生命还重要么?“道”在哪里呢?

迈克尔·杰克逊大概不曾思考过这些问题,他才不可能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否则他就不会做出那么多错乱的、变态的、违反常情常理的事情,而正是这些事情,一再伤害着他的人生,他的生命,最终以一种突然的方式要了他的命。

假如杰克逊遇到了孔子,他还会如此英年早逝么?他的生命会不会在至性至性、敢做敢为之余,散发出更多的真、善、美?

也许我这个问题假设得有些不识时务,不过,我承认,我真地为如杰克逊般一个个杰出生命在他们了悟到生命真谛之前突然离世,感到难过!我相信,上天如果有知的话,也一定是如我一样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