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大诚
胡大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64
  • 关注人气:4,6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代呼唤真正的教育家

(2009-01-13 13:58:57)
标签:

教育

教育论坛

南开

张伯苓

国学

  2008年12月21日,北京尧舜教育管理集团执行总裁、幸福管理工作坊创办人胡奎先生应邀出席2008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教育、经营、管理——民办教育创新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一所民办学校要搞好,学校负责人一定要同时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三方面缺一不可。
  其一,要真正懂教育,真心办教育。现在许多民办学校取得的成功,多数还只是作为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成功,而不是作为一所学校和教育家的成功。许多看似成功的民办学校负责人离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养和要求还差得远。必须看到并承认,真正懂教育的人还很少,真心办教育的人也很少。如果我们真正懂教育,真心办教育,学校就有可能也一定可以办好。 
  其二,要懂企业,会经营。民办学校具有企业的性质和特征,所以学校负责人必须懂得一个企业家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要懂企业,要会经营。时代呼唤一大批“有企业家素养的教育家”和“有教育家精神的企业家”。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办教育,才能带领民办教育事业走向前进。
  其三,要懂管理,会管理。民办学校往往被认为事故多发地带。民办学校的负责人最怕出事。但仔细去看,许多学校出的各种事情和问题,都是因为管理不善,管理不到位。我看一所民办教育管理得好不好,首先看学生宿舍,看厕所,食堂,教室的卫生状况,看学生们的言谈举止,看教师们的形象和办公室。外在的形象是内涵的反映。
   胡奎先生在演讲特别指出:全部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不过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从这个标准去衡量,现行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教育体系,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过度强调知识的教育,而名牌大学博士后会犯罪,知名教授会自杀,表明知识并不能带来真正成功和幸福的人生。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靠的是智慧,知识要靠智慧的统帅。所谓智慧,换言之,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原本具足的天赋才华。
   二是过度强调做事的能力即技能教育,但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电脑玩得很好,乐器玩得很好,画画很棒,演讲或口才很好,他可能走上社会上很有竞争力,可是他可能还是常常不开心,不幸福,经不起挫折。这表明单凭做事的能力也不足以帮助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人生。幸福美满的人生靠的是做人的功夫。所谓做人的功夫,就是看你是否懂得与人相处,是否懂得建构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看你是否善于自我管理;看你是否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态和人际关系中找到并活出那个真正的自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并且活出那个真正的自我。只有活出真正的自我,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三是缺乏生命教育。每个人一生所做的一切,本质上都是为了发展、丰富和完善我们这个生命。可是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如何来发展、丰富和完善我们这个生命体呢?最大的无知是对于生命的无知。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一点小事杀死四个同宿舍同学、北京某知名大学的知名博导的两名博士后相残……这些种种事例表明,我们的教育太缺乏生命的教育。和谐社会之所以不和谐,根子上的问题是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在思想品德课、班会、政治学习课上反复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出了这么大的混乱,因为在世界观、人生观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本质的生命观。只有基于科学的生命观,我们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科学的幸福观、财富观、名利观等等。
   而上述现行教育的三个缺陷,恰恰是我们传统的国学教育所能够克服的。以孔子为代表,包括佛教的教育,真正的国学,都是帮助我们每个人开智慧的,都是教育和训练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功夫的,都是告诉我们如何来认识我们这个生命,以及如何来发展、丰富和完善我们这个生命。所以,据了解,国家已经开始酝酿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颂读经典的活动,这是对于国家民族来说非常重要的决定。

 胡奎先生还指出,现在的民办学校负责人普遍抱怨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不够好,约速限制太多,这固然是现实。但必须指出的是,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根本上靠是的办学者自身的素养。而现在的民办学校负责人,有一个不可以不学习的榜样,就是当年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及其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张伯苓在旧中国那么艰苦复杂的环境下高举起“教育救国”的大旗,创办南开小学、中学、大学,他对于教育的理解,他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他的办学思路和手段,他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今天依然无人能及。梁启超先生曾评价张伯苓先生和南开中学代表了“中国教育之元气”。今天,一切真正想办学的人,都应该好好地汲取这个元气。和谐社会的根本不在经济,而在教育。教育家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最受尊敬的人。既然办学,既然搞教育,就要下决心成为教育家,就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心态、智慧、德性离一个合格的教育家的水平还差多少。只要有了一点,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