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迹学之魂

(2007-07-24 18:27:51)
标签:

笔迹学

笔迹心理分析

黎玲

分类: 公司
 
 
 今天与笔迹学专家黎玲女士午餐并深入交流。黎玲女士曾长期在外企担任人力资源主管,近年来致力于笔迹心理分析学的研究和传播。我就笔迹学的应用与传播向黎玲提了一些建议,得到了她的高度认同。其中,我提到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迹学之魂。
   按照笔迹学理论,每个人的笔迹都反映了其特殊的书写动作习惯,积淀了书写者丰富的个体信息。由于各人成长的环境、经历、身体素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笔迹,这种笔迹一旦形成,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很难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通过笔迹可以了解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和书写时的生理、心理状态,这就是笔迹心理分析学。
   中国自古就有“心手相通”、“字如其人”、“相人不如相字”等说法。言为心声,字亦为心声。笔迹是手迹,更是心迹,是心灵信息的自发流露。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有所谓投射法和作品分析法,即通过让被试人画树、画房子、画动物等等,来了解其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笔迹分析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情况下,笔迹分析比心理问卷调查更可靠。因为调查问卷不仅受着试题严谨性与科学性的局限,更受制于被调查者的态度反应,这两个问题对笔迹分析都不存在。
    不过,在我看来,笔迹学究其根本来说,只是一项心理分析技术,是一门富有实用价值的心理观测工具。任何作为技术和工具的东西,都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笔迹学的局限性在于:其一,它有可能被当作窥探别人性格弱点与心理隐私的一门技术;其二,借由对他人性格弱点与心理隐私的窥探,它有可能被当作控制他人、进而控制人际关系的一个工具;
    其三,笔迹学若使用不当,有可能遮蔽使用者通过自我觉察能力的修炼进而提升觉察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自我觉察能力本是每个人先天具足、与生俱来的,且这是识人、察人功夫的根本所在。每个人都先天具有一种自觉和觉他的能力,善自觉者,必善觉他,欲求觉他,必先自觉。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相对于自我觉察能力这个“本”,笔迹学只是“末”。做人做事绝不可以本末巅倒和舍本逐末,否则你就只能流于技巧和表象,而永远无法进入心理世界的汪洋大海。
    因此,我认为,笔迹学之魂,恰恰体现在对于上述局限性的认知、把握和超越。笔迹学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用者要本着仁爱与责任的心态来对待他人,我们观察分析别人的心理,其目的和发心,不是为了窥探隐私,更不是为了控制对方为我所用,而是为了帮助对方进行心理建设和性格调适,为了通过更好地了解对方而去自觉主动地适应对方,从而更有效地达成彼此心灵的默契,更有效地构建和谐的关系。
    笔迹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它作为潜能识别与开发工具的价值。性格当中,利弊两种力量同时共存。挖掘“利”的潜能,或抑制“弊”的潜能,其前提是知晓。宇宙飞船可以让人类遨游太空;笔迹心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游历自己和他人深不可测的心灵世界。(胡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