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行记:金山(续)

(2025-02-02 21:21:21)
标签:

闻道潮头一丈高

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

分类: 东游西逛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金山  (续篇)


 

9月17日上午,脚步匆匆;一个多小时,由金山寺出,往第一泉。

 

需要赶车返程,白龙洞未能去。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由金山寺山门到第一泉区域,往返一小时。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芙蓉楼,重建的。

 

唐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有说:“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原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丰、同治年间,随金山一起登陆;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簿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泠是水曲的意思,三泠为南泠、中泠、北泠),泉水于中间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地处金山西南面,又称“南泠泉”;唐代评茶专家陆羽,品中泠泉水为第七;后续唐人刘伯刍论水七等,扬子江的中泠泉列第一等,由此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上岸后曾一度迷失,清同治八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并由常镇通海道观察使沈秉成于同治十年春写记立碑;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拓地四十亩,开塘种植荷菱;筑堤种柳,抵挡江流;池壁“天下第一泉”,王仁堪所书;池旁有亭,名为“鉴亭”;中泠阁一层,沈秉成“中泠泉”碑刻,薛书常“中泠泉辨”石刻。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三天二晚,行程打卡:“三山一渡”(焦山、北固山、西津渡、金山),“二馆”(醋博物馆、市博物馆),“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镇江行记:金山(续)



 

12:14镇江站,G7060,14:24安庆站。

 

返程车晚点六分钟,不知也否台风缘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