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寺(上院)山上寺
标签:
二祖慧可传衣台三祖僧璨 |
分类: 跋山涉水 |
二祖寺
千米坐佛:由司空山正南方看,山为一尊断臂坐佛。
有说:慧可(487年~593年),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号神光,荥阳郡虎牢(今河南郑州荥阳汜水镇)人;为儒生时,博览群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达摩授法器、赐法名,收为传法弟子,得达摩衣钵真传;达摩圆寂后,慧可一度隐迹;后因道俗各界寻迹而来向其求学,开始传法讲经;慧可北游至邺都(今安阳东北与邯郸临漳西南交界地带),当地有僧道恒,其徒听了慧可讲法都不回来了,于是多次加害慧可,最后“遭贼斫臂”;慧可单臂传法,名声大振;慧可传法僧璨后,于开皇时坐化,后被佛教禅宗尊为二祖;其于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成为二祖庵和养臂台,遗迹尚存。
亦传:神光其父名寂,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我家崇善,岂令无子”;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生个儿子,继承祖业;有天黄昏,佛光满室,慧可母亲怀孕;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取名为“光”;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慧可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堂学习;三十二岁,回到香山,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开始实修;每天从早到晚打坐,希望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这样过了八年;有一天,禅定中,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诉他说,“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非)遥,汝其南矣”(如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枯坐滞留,大道离你不远,你往南方去吧);慧可知道护法神在点化他,将自己名字改为神光;第二天,慧可头疼难忍,如针在刺,他的剃度师宝静禅师想找医生给他治疗;慧可听到空中有声音,“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头疼”;慧可把自己听到的告诉老师,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如五峰隆起;宝静禅师对慧可说,“这是吉祥之相,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摩大师就是你的老师”;慧可于是前往少室山,达摩祖师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腊月初九晚上,天气陡然变冷,下起鹅毛大雪;慧可站在雪地,积雪没过膝盖;达摩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慧可抽出戒刀,砍下左臂,鲜血飞溅,染红积雪衣衫;慧可立雪断臂,达摩于是收徒。
禅宗传:灵山会上,世尊拈花,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由是禅宗横空出世,迦叶尊者被尊为(禅宗)西天第一祖;其法祖祖相传,至西天二十八祖;二十八祖达摩尊者,南天竺人,神慧卓朗,一闻千悟,其师(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叮嘱,“待吾灭后六十七载,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达摩尊者远泛重溟,历时三年,来到中土【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抵达南海;次年(大通元年十月),谒武帝于金陵,机缘不契,一苇渡江;北魏孝昌三年(528年),到嵩山少林寺】;少林寺石洞内,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达摩面壁几年后,距离少林寺百余里洛阳,僧人神光听闻“达摩大士住止少林”,得获玄境,前往少林寺;在石洞内,晨夕参省,殷勤伺奉;然达摩尊者端坐面壁,未有一句教诲,直至立雪断臂;“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并付如来心地要门《楞伽经》四卷;中国禅宗由此发端,达摩尊者被尊为禅宗初祖,慧可禅师为二祖;初祖达摩托化西归,二祖慧可携衣钵到司空山;慧可于所居石窟附近大石为一居士剃发,名僧璨;慧可将衣钵传授,僧璨成为禅宗三祖;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慧能门下大兴宗门,流衍出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五宗;完成达摩留下偈语,“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亦有说:慧可于少林寺承继达摩衣钵后,传授禅学,从学如流;时有僧人道恒亦在邺都说法,弟子千余,所传与慧可不同,恐夺其徒,“货赇俗府,非理屠害”;慧可与一未知姓名白衣居士一起南下,于九龙山葫芦石洞居留(又名狮子山,今安徽太湖县牛镇镇),于洞旁建刹“二祖禅堂”,后往六十里处司空山卓锡。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进行灭佛运动;慧可最后选择了当时宗教势力较为薄弱的南朝陈辖晋熙郡境内司空山为其卓锡之地,避免激烈的宗教对抗及尖锐的宗教派别门争;二祖慧可在此传衣钵与三祖僧璨,僧璨于皖公山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黄梅传六祖慧能,一百余年禅宗衣钵传五代,皆未出大别山西南麓。
周武灭佛停止后,慧可又回到邺都。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慧可107岁,到河北成安讲经传法;知县听信诬告,将慧可害死,并投入漳河;传说慧可由水里漂出,盘腿打坐,双目微闭,安详如生,逆流而上十八里到芦村以北,葬在那里;唐朝时,修元符寺,建二祖灵骨塔,村落称为二祖村。
千余年间,几经兴废;1991年至2009年,二祖寺上院完成祖师殿、大雄宝殿、禅堂、斋堂、僧房等修建。
二祖禅刹,位于司空山主峰下仰天窝。
祖师洞,二祖石窟,慧可初来司空山卓锡之处;后于石洞前加盖石室,二祖寺。
三祖洞,于二祖寺后,“三祖石庙”。
传衣石,于三祖洞后;当年二祖将木棉袈裟传三祖,传衣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