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古镇风景区:行走在澜溪老街

标签:
金银铜铁锡生姜大蒜麻 |
分类: 自顺随笔 |
行走在澜溪老街
11月26日,由和悦洲返回,不知不觉,已是过了中午。
吴同学忙着找吃饭地,余下到澜溪老街转转。
老街口,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昔时码头客旅货物集散中心;1938年,侵华日军入侵大通后,被日寇强占建成日军俱乐部。
澜溪老街,现今大通核心街区;街道沿着河流修建,青通河古时称澜溪得名;“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全国古镇中唯一铺四方石的老街。
罕有的宽阔古街道,可见当时商贸繁华。
有说:元末明初时,老街也是长条石铺设的路面;至清代,澜溪老街成为贩运布匹、鱼虾、大米、盐油、木材等货物集散地,日夜车水马龙,货物运输沉重,长条石块易碎,改用方石铺路。
大通古镇,主题展馆。
渔民之家,渔港客栈。
踩了个点,寻机再来。
下午一点多钟了,折返不再往前。
大通生姜,汁多渣少,有说北宋时期成为朝廷贡品;大通茶干,明朝时即闻名于世,为途经大通朝九华的香客必摆供茶素点。
午饭后,陈同学推荐往“安徽香格里拉”,霭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