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行走在徽州:余清斋

标签:
吴廷董其昌书法名帖 |
分类: 自顺随笔 |
余清斋
徽州西溪南余清斋,原为明朝书画鉴藏大家吴廷的府第,也是董其昌于西溪南生活学习之所在;有说始建于1495年,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之后,又历经了一百多年,吴氏后人经过修复,兼做民宿餐饮。
吴廷,谱名国廷,字用卿,号江邨,安徽歙县西溪南人(今属黄山市徽州区);有说清廷内府所藏大量书画作品,大多经其鉴藏,《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行穰帖》、《东方朔画赞》以及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等,均为吴氏旧藏。
有说:吴廷,生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兄弟三人,吴廷排行老二;由于父亲早逝,吴廷的哥哥吴国逊小小年纪就奉母命外出经商,挣钱养家,资助二个弟弟得习举子业并入赀为太学生;后来,吴国逊带着吴廷到了京城,以多年积累的资金购买书画鼎彝之属,兄弟俩联手做起了古玩生意;吴廷博学好古,精于书画收藏,更喜书画会友,士大夫从之游者甚众,当时很多文化名人皆因收藏鉴赏书画与之结为好友;其中书画家董其昌与吴廷关系至为密切,“余清斋”即由董其昌题写;吴廷收藏的王羲之《官奴帖》、《宋米南宫书诸体诗卷》、《梁摹乐毅论真迹》、《淳化阁帖无银锭本》等众多名迹,均留下了董其昌的题跋;吴廷所藏名迹不仅提供董其昌观赏,有些还长期置于董其昌手边供他临摹,《唐虞世南临兰亭帖》于董其昌处留存了21年才回到吴家,《米元章评纸帖》也被董其昌借去临写了一个多月;吴廷丰富的书画收藏,长期并不断提供董其昌观赏临摹,为其在艺术上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重要支撑。
明清之际的古董商吴其贞在《书画记》中记载,他1639年曾到西溪南借观吴氏收藏,如走马观花地一件件浏览,一连看了十二天都应接不暇,而那时吴氏藏物已有十分之六流散在外了。
吴廷积多年之收藏,为后世打造了一部享有盛誉的书法名帖《余清斋》;“余清斋”名字的由来,吴其贞认为是吴廷有过收藏王叔明《有余清图》,将书室命名为余清斋,并自号“余清斋主人”;也有人推断,余清斋不单是吴氏书斋名,也是吴廷与他哥哥吴国逊在北京开设的古玩店的店号。
余清斋后院,穿过厨房边小门,行不远到“建新油脂加工厂”,有个小型停车场,方便过往车辆进出西溪南。
民宿在二楼,也只几间客房,主要还是经营餐饮,有不少吃客,也有来观光的过客。
中午,原订的“刀板香”,老板改为“刀板香腊肠拼盘”,说是让尝尝其手艺(昨晚与老板交流,所谓刀板香,即是腌腊肉);芋头排骨汤,米酒也是老板自制的。
饭后打车到黄山北站,结束五天四晚的行程。
西溪南这个免门票景区,距离黄山北站近,是一个候车休闲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