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好地方:凤阳钟楼,花鼓大剧院

标签:
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
分类: 自顺随笔 |
凤阳钟楼
凤阳县,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东与明光市、南与定远县毗连,西部、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钟离子国。秦置钟离县,隋设濠州,钟离为濠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中都,七年(1374年)将府治迁往凤凰山之阳,明太祖朱元璋赐府名“凤阳”。凤阳府,又析临淮县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置凤阳县,府县同治。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凤阳县被日军占领,在蚌埠组织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政府,伪凤阳县政府设在蚌埠;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蚌埠设市,蚌埠遂从凤阳县分离出去。
1949年,凤阳解放,改属滁县专区;1956年,滁县专区与宿县专区合并成立蚌埠专区,凤阳县属蚌埠专区;1961年,撤销蚌埠专区,恢复成立滁县专员公署,凤阳县属滁县专区;1993年,撤销滁县地区,设立省辖滁州市,凤阳县属滁州市。
凤阳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曲艺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凤阳旅游资源丰富,且相对比较集中,以县城为中心的人文景观,明皇城、皇陵、龙兴寺、鼓楼等,以韭山洞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其中,凤阳皇陵,被称为“明代第一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母建造的陵墓;凤阳龙兴寺,是朱元璋年幼时出家的寺庙;韭山洞,喀斯特溶洞,因山多产野韭而得名,号称江北第一洞。
凤阳鼓楼、皇陵、韭山洞,多年以前到访过。
11月25日,赴凤阳县参会;由于乘火车需要由蚌埠或南京再蚌埠再公交到凤阳,于是单位派车去。
中午12点半多点,由安庆出发,虽经高速路,也是车行四个小时到凤阳国际酒店。
晚饭后,雨停了,钟楼及会场(花鼓大剧院)距离酒店几分钟路程,去看看。
凤阳钟楼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城台和楼宇组成,开三道门券,“重檐三覆,中悬铜钟,以警朝夕”。钟楼楼宇初建时为“九五开间”,如此高的规制是中国都城钟楼中独一无二的。朱元璋以“丹凤朝阳”四字,表达对于故乡的情意。
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军攻占凤阳,钟楼的楼宇被焚毁,仅存台基。有传说,1636年皇太极称帝,“钟楼大钟,不击自鸣”,真假否?
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县治移入明皇城内,钟楼区域变为农田;乾隆二十年(1755年)缩建凤阳城墙,钟楼台基也被拆除;1974年平整土地时,钟楼遗址被夷为平地;2017年,明中都钟楼复建;2018年,钟楼复建工程竣工,土建工程用时近二年。
晚饭时,有会友说手机“抖音”上宣传凤阳明天有万人相亲大会。
钟楼广场上密密麻麻满是塑料小凳,应是主会场了。
与钟楼一样,亮亮堂堂的,远远就望见的还有花鼓大剧院,与国际大酒店一路之隔。
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打花鼓,去讨饭。有考证说,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鼓很小,像吃饭碗大;鼓槌也很细,二根,犹如筷子一般。亦有说,凤阳花鼓最初原型就是一双筷子一碗,是凤阳乞丐的初级装备。
凤阳花鼓,其中《说凤阳》流传最广。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2019年,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凤阳花鼓大剧院正式启用。
这花鼓,忒大了!
“改革源头,壮丽中都,千亿硅谷,大美凤阳。”
之源?有点像江河源头起哄说!原先一帮人一起夺了天下,现今一村人闹单干闻名天下!
11月26日上午,会议开始前,剧院播放有宣传片。
会场座位,间隔安排。
剧院椅子比会议室舒适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