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龙泉寺
标签:
立冬晴一冬凌杨桥镇古墓群球状岩 |
分类: 自顺随笔 |
安庆北郊行 之:龙泉寺
11月7日,逢立冬时令,却是好晴天。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
又是在周六,朋友邀去北郊转转,赶在天冷前。
宜秀区是安庆市城区三个行政区(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之一,由原郊区变更而来,“全域旅游,全景宜秀”,值得看景区众多。
安庆石化一帮人,得空就爬山闲游,樊同学也在其列。
此行首站,去龙泉寺。
樊同学说有阶梯老路,有车行山路;坐车上山,景色差些,能省脚力。
车路没有完全修好,底盘矮行不了太远。
还得下车走,一个多小时。
龙泉寺位于宜秀区杨桥镇境内,建于宋朝(一说明朝),清康熙、咸丰年间多次重建,现为当代建。
传说在古时,一位朝廷高官到杨桥镇,当其游玩至一座名为白鹿山的半山腰时,见有一口四方井,虽干旱季节,井水不枯,喝之甘甜。此官善风水,细细打量周边景物后,发现井上方二侧还各有二个小圆井,且小圆井上方又各有二个天然石头露出地面。从整体上看,四方井如龙嘴,二个小圆井如龙眼,天然石头似龙角,俨然是一个龙头!随着“龙头”望去,其后山脉蜿蜒伸曲,犹如龙身!此官员见状立刻叩拜,并出资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庙,名曰龙泉寺。
龙泉,龙井,后有几方巨石,镌刻有佛经佛像。
进到寺庙里,一僧一居士。
樊同学来过,与女居士熟。女居士年纪不大,热情留吃饭。已近中午十一点钟,该烧锅做饭了。
香客不多,另有母女样的,像是来联系法事的。
樊同学说寺院伙食就那样,带了吃的喝的作罢。
寺的一角有一石,名曰“木鱼石”,以石击之却一般。
弥勒佛石像,乐乐呵呵的。
有座塔,二层以上,空空的,建设中。
寺前有柿子树,枝丫下方果实尽摘了。
下山途中,再细细看路二边。
有石阶往山下,伸头看,像是佛家古墓。
路旁有古树,石阶维护着。
裸露山体沙土里满是球状岩石,回来后查阅资料,问询了专业人士,推断说风化所致。
专业资料说:地质珍品——球状岩,是一种稀少的、具特殊组构的岩体,发育在火成岩和变质岩地区。球状岩的主体结构由具有反差结构的同心壳层和中心核组成。组成球状岩的矿物有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等等,其化学成分变化可从过饱和系列到不饱和系列,有变质成因和岩浆成因二种假说。
有理无理,保护起来,应是道理。
有礼无礼,有滚落石球,捡了一个。
野菊盛开中,也请了二枝。
中方寺不远,顺带去看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