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日记(28)
(2022-05-23 09:21:25)
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日记 |
5月23日
由于昨天的核酸检测没有按照预期进行,今天早晨起床后,6点半钟,就看到园区的居民已经排起了检测长队。物业的保洁人员,也都在忙忙碌碌地清运垃圾。小秦在群里告诉大家,8号楼的检测时间,大约在7点半到8点之间。
昨天的风云再一次突变,使得百姓们心里更加焦虑。传言很快就出来了:据说是绿丹江苑、名仕庄园出现了新情况。绿丹江苑出事的楼就在我们上城梦想小区对面,搞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似乎还找不出问题的根源,于是,一切原因都被推测为“团菜”和“传送物品”带进病毒所至。园区把对外通道和出口中的一切漏洞,通过加高、封阻等办法加以补救,并且通知大家:凡是在与绿丹江苑之间栅栏边传递物品的人,发现后一律交由公安机关处理。严禁民间“集采”。就连小区内的几家超市门口,都被安装了监控。超市开始陆续为没到货的业主退款。
传言又进一步细化,把绿丹江苑“疑似病例”患者的轨迹描述的比较复杂,说是5月18 日那天拿到出门证后,多次出门,去过江边,并且“跨界”到了元宝区的女人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防控管理的漏洞就太大了。但是,到了晚上,一个知情人(他邻居)介绍说根本不是这回事。但事情的真像却又让人大跌眼镜,考虑到这不是官方的确定消息,我也就不加以评论了。
通过这些日子里所发生的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和猜想,许多百姓对政府的能力、诚信又进一步怀疑。有些工作,应该更精准、更透明、更实效才行。但是,我也懂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压力下,政府瞻前顾后,工作难以把控到位,更何况能力和实力又不允许你干的漂漂亮亮的。我们都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了,抱怨归抱怨,前行还是要前行。更何况,政府和百姓的努力方向是绝对一致的!
在新的困难面前,8号楼的居民又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
1402男主人,我至今也没有对上号。他昨天把自己家的12袋蘑菇,无偿送给身边的邻居。他把蘑菇放在电梯里,告诉大家谁需要谁取,让我们好感动。但像我们这样的中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安排,这种好事,还是优先让给了年轻人。
因小区再次封控,物业“团菜”需要有专人领取、专人报送,我们202的小秦、1802的小宋这两位自愿者,主动承担了8号楼领取任务,201老人的女儿,远在北京,竟也主动和1802、1401的女主人合作,管理账务和组织接龙。几乎所有楼内的男同志,都主动报名去做“搬运工”。我虽然年龄偏大,但也表了个姿态。
还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东港的一位网名“茯苓姑娘”的女孩,去年大学刚毕业。她既是我朋友的女儿,又是我的文学“笔友”。上个月,为了考公务员,她在丹东学习。疫情爆发后,她既耽误了考试,又被无情地封控在红房社区,回不到父母身边了。但是,这个要强的姑娘,主动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并且,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写下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深度思考”的调研报告,从对政府、居委会、小区物业、保供单位等各方面的工作角度观察,提出了诚恳而宝贵的建议。文笔流畅,逻辑紧密。这个女孩太上进了,前途无量!
昨天傍晚,借来了1001的擦窗户用具,小秦到家里指导和培训了操作,这两天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安排。在物业买的赤松茸被志愿者送到了电梯里;而302的女孩,为了帮大家接货,竟等到了大半夜。百姓的生活,被病毒扰乱,但依然顺畅。
官方公布,5月22日全市疫情通报为0,一些人调侃“贾玲”来丹东了。没意思,还是都做好自己吧!。
今天早晨的核酸检测组织的更加严密,不仅每个单元都不能提前下楼,而且做完核酸马上就被监督返回家中。
据说,这次的隔离措施人性化了,在绿丹江苑小区,政府接走了大白和志愿者,接走了疑似病例患者居住单元里本层及上下各一层的居民去隔离,其他住户暂在家里自我隔离。
最后,我还是想“矫情”一下,读一遍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用心急,痛苦的日子即将过去,相信吧,那美好的明天即将来临!心,永远向往着未来,而现在我们却常在忧郁;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的,都将成为美好的怀恋。”
丹东挺住,丹东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