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艺术界默默无闻但在科学界声名显赫的艺术家
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C·Escher)是一位神奇的版画家,荷兰人。他的画充满了哲学的思考和对传统视觉理论的批判精神,尽管其作品因注入太多的理性元素而被美术界边缘化,但同样的原因却唤起了科学界极大的反响。他的成就已使他成为《大英百科全书》记载的艺术家。二十四年前,我通过“走向未来丛书”之一的一本叫《GEB--一条永恒的金带》的书读到了埃氏的画作,留下的印象一直挥之不去。之后又陆续在杨振宁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介绍理论物理学的专著)、彭罗斯的《皇帝新脑》(介绍现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书)、哈肯的《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介绍复杂系统理论的书)的书中多次读到埃氏的画作。据说,杨振宁的《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英文版用的也是埃氏的作品作封面(文中要作具体介绍)。
埃氏的画作非常奇特,所用手法是极端的“写实主义”,或者说是“现实主义”的,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寓意却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或者说是“魔幻主义”的。现代艺术很少以理性为原则,往往反其道而行之,甚至以反理性为荣。但埃氏的画作却处处要表现出理性原则,处处是理性的思考。正因为埃氏的在美术界的独立特行和“反潮流”,他没有得到艺术界同行的青睐,但却赢得了科学界一致的好评,喝彩之声不断。用我国著名的艺术史专家迟柯教授的话说,埃舍尔是“一位把玄秘的意念与写实风格结合起来的成就非凡的艺术家。”
埃舍尔一生创作了许多版画(我收集到的有一百幅左右),在这里不可能作一一介绍,下面我准备逐日介绍我特别喜欢的其中二十幅左右的作品,给出我个人的解读,与大家分享。(2007年我曾在博文中作了简略的介绍)
《画手》
作者/M·C·埃舍尔[荷兰]
http://s4/middle/4b3f4fcata858de941263&690
这是一幅较为常见的埃舍尔的作品,在许多书中都曾刊登过这幅画作。我们在《画手》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太直白不过了,是“一只手”拿着画笔,在画着“另一只手”,而这“另一只手”也在拿着画笔画着这“一只手”。我们会问:“是哪只手在画另一只手呢?”没有答案,是一种循环。搞过计算机编程的人会意识到,若编程时一不小心写出这样的语句的话,电脑执行起来就会进入“死循环”,结果就是死机。通过这幅画作,逻辑学家们暂时离开了枯燥的符号语言,读到了他们在苦思冥想的东西。生物学家从中读到了他们争论了几百年的
“到底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论题的一个翻版。进化论信奉者从中读到了一个隐喻:是不是一只不那么完善的手在画着另一只也是不那么完善的手呢?两只手是不是在互画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