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的“新三大件”

(2009-09-08 22:36:12)
标签:

农村

农民

三大件

问题

杂谈

分类: 杂谈

其实这个题目并不确切,应该是豫南农村的新三大件,因为以下的描述都是根据我的家乡豫南农村的情况而作出的。

对于旧的“三大件”,许多人都知道,无非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这其中的缝纫机已经开始逐渐地退出日常的家庭生活了,因为需要自己缝制的情况即便是在农村也已经非常少、不那么常见了。手表也随着手机的普及而不再成为生活的必备品,当然家中还是要摆放一个挂钟的。/至于自行车,下面就即将说到。

 

旧的“三大件”在逐渐地退隐,新的三大件却已经在迅速地普及,那就是车子、房子和家电。

其一,是车子。当然,这里的车子肯定不是轿车、即城市当中的私家车,而是指取代自行车的摩托车和电动车。在许多豫南农村,乡村的道路上所见的已经很少有自行车了,而摩托车和电动车则占据了绝对的主流,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如此。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三轮摩托(被称作老年摩托)是个不错的选择,既不用费力,还可以载重,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其二,是房子。在我以前的记忆中,在农村盖一所房子应该是很简单很便宜的事情,然而在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现在的农村青年来说,结婚的首要条件就是建房,而且近些年新建的房子大多都是两层的楼房,至少也是平房。在目前,建一个完整的院落(包括主房、配房,储物间)基本花费需要15万元左右,至少也得十万元以上。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是人工成本,在农村,以前建房除了专门聘请的技术师傅以外,其他人都是本村的邻居或者亲戚,根本无需支付工钱,而现在则是实行承包制,仅此一项要多支出万余元。其次是材料成本的上涨,砖瓦、水泥自不必说,价格可以用直线上涨来形容,而原来免费的沙子现在也需要购买,且运输费用昂贵。第三,现在建房的标准和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从用材到房屋内部结构、再到房屋装饰,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自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三,是家电。也许在城市人眼中,家电是早应该普及的了,但在农村却不尽然。电视是最好普及的电器,也是长期以来唯一实现普及的电器。但近些年来,家电消费却已经成为农村最旺盛的消费需求之一。电视的更新换代在最近两三年内已经基本完成,主流的机型为19英寸以上的纯平彩电,当然是无法和城市的高清平板相比的;洗衣机已经基本普及,但基本上都属于1000元以下的半自动洗衣机,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冰箱是继电视和洗衣机之后目前正在大规模普及的产品;在厨房电器方面,电饭煲已经基本普及,部分家庭还用上了电磁炉(更多的是采取煤气和柴火相结合的方式);另一种新产品豆浆机的普及程度应该和城市不相上下,特别是多功能的榨汁机非常受欢迎。手机自不用说,早几年已经完成了普及,并且出现了很多“人手一机”的情况,可见手机已经不是城乡区别的标志了。

 

以上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这种比较是基于农村自身的纵向比较,而非和城市的横向比较。这种变化当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改善的基础之上,豫南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种植业收入,由于农村大部分人口外出务工和耕地单产的提高,一般农村家庭收成粮食的至少三分之二被用于出售;二是家庭养殖业和小商业的收入,养猪基本是普遍现象,而就近务工也是一项收入来源;三是外出务工收入,这项收入是许多家庭最大的收入来源,可以说现在农村相当一部分的购买力来自外出务工的劳务收入。当然,减免农业税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以上就是我的家乡豫南农村所正在发生的变化,总体上来说,这种变化应该是积极的,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农村的主业种植业的基础依旧薄弱,水利设施基本为零,靠天吃饭的情况比较严重。只有见面农业税是不够的,家电下乡也并没有解决农民最紧迫的需求,农村的政府治理依然混乱、甚至可以说基本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现在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在媒体中很少看到关于农村的报道,也很少听到占中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的声音,政府的惠农政策农民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而其迫切的需求却很少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

 

希望与问题并存,这就是今天的豫南农村,或许也是整个中国农村的缩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