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之苦

(2009-05-25 18:46:45)
标签:

痛苦

欲望

虚伪

留恋

空虚

误解

幸福

情感

分类: 感悟人生

芸芸众生,无论是力求清心寡欲整日诵经念佛,还是致力于勾心斗角不惜尔虞我诈,或者只是平心静气安于知足常乐,所求者无非都是幸福二字;虽然对这二字的含义众人的理解或有不同,但都无外乎是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即理想之实现,欲望之满足而已。

但幸福即为终身所追求,其实现大概也是非常不易的,否则的话也不用如此费尽心力了。所以,对多数人来说,生命之一世,大部分的时间是不那么幸福的,甚至是痛苦的。长久追寻之后或有满足的幸福,但往往甚为短暂。

而痛苦却如影随形,甚至使许多人因此郁郁而终。归结人生之苦,大概是可以归于一下几种的。

一苦为所求而不得。人生之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源于自己的追求得不到满足;人的欲望并非单一,因而这种不满之苦也是多种多样的。穷人羡慕富人的财富,富人大概也会在某些时候羡慕穷人的了无牵挂;农村人羡慕城市的流光溢彩,城里人也会时常向往乡村的恬淡宁静;家有妻子样貌平平的大概常常会“得陇望蜀”,而抱得美人归的如意 郎君也时常会提心吊胆担心爱人红杏出墙;等等,不一而足。时代的变迁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更改变了人们的心态与信念。欲望之河不再遭受堵塞之苦,而得到了空前的鼓励,因为只有不断放大的欲望才能保证这个社会的运转不至停滞甚至崩溃。伴随而来的,是达至幸福的另条路径只剩下了一条: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实现欲望之满足——可称之为知足常乐,已经成为一种收人嘲笑的哲学;另一条路径也已经成为一条不归路:虽然满足欲望的手段日益先进,但这种进步似乎永远都赶不上欲望之膨胀的速度,结果幸福也变得日益渺茫。

二苦为所恋终所失。人的一生当中,总有一些值得留恋的东西;但遗憾的是,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是难免有一些我们留恋的东西不可挽留地逝去,比如我们付出全部心神的恋人或伴侣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比如辛苦半生积累的财富可能在一夜之间而消失殆尽,比如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在某一天突然撒手人寰,等等。如此种种,无不让我们痛苦不已,甚至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毕竟庄子以鼓盆而歌的方式来祭奠亡妻的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三苦乃为人所不解。早年求学之时正值思想解放潮流涌动的时代,“理解万岁”的响亮口号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之一。尽管如此,人与人之间要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实在是难中之难;否则,世人也不会感叹“朋友易得,知己难寻”了,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可知知己是何等珍贵,一个真正能够理解自己、相信的人是值得为其付出生命以报答“知遇之恩”的。但知己毕竟只是少数,在多数时候我们仍然只是凭借着亲眼所见的片段、道听途说的传闻来达至对一个人的了解,实在是非常片面的。人之不解,说到小处只是让人心情郁闷;说到大处,诚如《贞观长歌》中的范兴,是会付出生命代价的,其苦不可谓不深。

四苦为性情须压抑。幼时学习俄国作家的“变色龙”一文,奥楚蔑洛夫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受人嘲笑和痛恨的邪恶对象;但时至今日才发现,其实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不得不做一条“变色龙”,在职场、家庭、朋友、媒体面前周旋,不停地更换不同的面具;而真实面目的隐藏之深,有的时间会连我们自己都忘记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但虚伪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在卸下虚伪的外套之后,人们往往选择了疯狂的放纵,借以宣泄积郁胸中的怨气,结果只能是变得空虚,甚至摧残掉自己的身体。

五苦为空虚至寂廖。所求而不得为苦,得到之后产生的空虚也可能成为另外一种苦;这正如中国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主题:终其一生只为报仇,但在终于大仇得报的一刻却感到生命的空虚,以至于失去了活下去的念头。今日的芸芸众生,虽然终日忙碌不堪,但在科层化的社会里,我们始终只是做着不属于自己的事,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所做之事的意义究竟何在;在工业社会的严密组织里,我们只不过是庞大组织中的一个零件而已,我们无需知道工作的真实意义,即便是犯罪,在组织的压力,我们可能也不得不为之。做不属于自己的事、不知其意义之事、不能反抗质疑之事,人的一生,也便逐渐地变成了一部机器,机械地上下班、逛街购物、朋友间虚伪的聚会,一切不得不做,却又不知为何而做。空虚之苦,往往在某些时候让人突然感到生命的苍白,悲从心来。

欲望、占有、误解、虚伪、空虚,虽然在某些时候也会给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但更多的只是徒增了苦恼。在这个号称自由的时代,我们其实已经别无选择;既然如此,痛苦也就别无选择。倘若能够改变自己的心境,在纷繁复杂中留下一片宁静的角落,则已经足够幸运,并感受真正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