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15.龙年回国行 |
2013年去武当最大的收获也是拜了恩师,同时学习了一些静坐的方法。
2012年也随着团队静坐,但是眼睛一闭,念头乱串,下山吃香辣蟹还是小龙虾呢,我好吃之人,念头都是吃的。
脑子乱,身体也痛,盘腿坐大腿,小腿,脚踝都疼得很。
而且学校静坐课程是一个小时,一会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树,一会看看周围的人。
时间被扯得无限长。所以后来的静坐课就逃掉了。
2013年上山,经过胡老师的指导,开始静坐。每次静坐都像坐在电热毯上,手心发热,口中津水不断。
梦境开始变得非常宁静,有些时候是非常美丽的星空,清澈的水。最后至人无梦,一个晚上都没有梦。
老师说,一个人修行不仅仅是生活中,还要修梦。
一静一动谓之道,不惑之年才明了。
回到德国后,处理很多事情,心里有些烦乱,坚持静坐,也可以收心。
刚巧看到曾国藩先生也推崇静坐,在他的修身12法里面排在第二位。
曾国藩在30岁的时候,遭遇痛风,碰见自己的恩师唐鉴先生后,在痛苦中他写下了“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一曰敬,二曰静坐,三曰早起,四曰读书不二,五曰读史,六曰谨言,七曰养气,八曰保身,九曰日知所亡,十曰月无亡所能,十一为作字,十二为夜不出门。
静坐只是通向敬一种方式,心存恭敬,才能在动荡的环境中找到一个平衡,定于自己的内心,在这个繁杂的社会,有一颗坚定的安静的心灵,对万事恭敬。
曾国藩最牛就是搞平衡,首先是文武之间平衡。
在曾国藩之前,文武之间的平衡高手就是王阳明,后院宴请宾客,前面还在审犯人。下令杀无赦,回到房间和学生们讲如何修心性。刚刚平叛完,杀了几十人,和朋友聚会,让我们一起写诗吧。
文武的平衡没有先后的,同时都在进行。从这点上说,曾国藩是有王阳明的影子。
我对自己文章上的要求就是按照胡老师的计划,熟读背诵唐诗,了解易经,抄写老师的手稿道德经。西方文学上,希腊神话正在学习中,巩固欧洲历史和文化。
国学是我生命里的精神食粮,欧洲历史和文化能够带给我口袋里的食粮,互补的同时,也能相互借鉴。
武坚持每个星期早晨和星期三太极训练,还有星期二和四咏春拳的训练。
太极慢修炼心性,咏春快,近身的搏击非常有用。咏春拳训练的强度越来越大,几十个学生连续奔跑着,上来就是一个直拳,你在躲闪的时候还要攻击,有些时候躲闪不及时就要被打,虽然每个人都带着橡皮手套,打在身上还是挺疼的。
老师说,忍耐力是近身搏击主要的一环,尤其是对疼痛的忍耐。
在没有训练的时间里坚持跑步,静坐后明显觉得气息长,先跑了6公里,慢慢增加到8公里。我的目标是像老师那样,轻松跑20公里。
第二个平衡就是精神和气象上平衡。
精神是利己的,气象是利众生的。别人看到你,对世界产生作用,一定是看到你的气象。
一个人没有精神什么都干不了,精神是一个人对自己内心的素质要求,只有精神具备了,对外才能显现出气象。气象是对社会产生作用力的,只有作用力显现了,这个人才会对社会有用。
精神和气象要有优先权,优先精神的代表人物是王莽,静坐谈心性。优先了气象的典型人物是秦始皇,气吞山河。两种偏向的结果都是不长久,太软太硬都不行。
如果用文化比较,精神是国学,气象是生活。只有把国学里的精神放到生活当中,身体力行,这才是最后的平衡。
明白了道理是一回事,去有条理的做到是另外一回事。能够明白已经不容易,去做就而且坚持做下去就难于上青天了。
胡老师问我,最近有没有背唐诗?
没有,但是看了。
学了看了都没有用,只有背下来在你的脑子里,才是你的。
咏春拳教练说,那一种方法是最好的自卫方式,咏春,跆拳道还是拳击?
众说纷纭。
教练摇头说,训练才是最好的自卫手段。当你的反击成为身体的自然反应,没有头脑的参与,这门技术才属于你。
平衡后的人生,才能够达到整齐严肃,心能够整一。
如果我没有这种能力,那就静坐,让自己的心安宁。
曾国藩对于静坐的要求是-
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2个小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名,如鼎之镇。
来复之仁心是指生命当中的那一点点希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正位凝名就是每个人头顶有一片天,你把自己放到那个天下面,而且放正了,你的才华和老天呼应了。
正位就是你的位置正了,就这事就非你干不可,你干特轻松,人家干特累。这是面的表象,内在的是,你知道,我就是干这个事情,我太清楚了,而且最后实践证明我这事干对了。
大家是不是都想找到自己的那片天空,那个位置,方法是什么?
静坐。
你问我,你自己有没有找到啊?我对自己的那片天空,有点概念,但不是很清晰,但是我有种感觉,我已经走在寻找的路上,寻找那片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
静坐除了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还可以降低身体生命的内耗,从中医角度讲,静坐还可以修正督脉和黄道系统,黄道系统的修炼可以使寿命延长。
静坐是到达敬的路,敬的最终状态是无事的时候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要守住自己的魂,不能魂不守舍。
而且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严格要求自己,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保持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脑子里面永远是轻轻明明的,不会乱。清明在躬,身体和心智是合一的。
一个人在去世的时候问自己,我这辈子做了什么事?
不说丰功伟绩,至少把自己的生命素质提升了,心更清明了,其次是为社会做一些事,帮助周围的人完成她的一些需求。
此生无憾。
http://www.anjing.eu/sites/default/files/meditation_sep081.jpg" />
静坐,人与天地的桥梁,安定内心。
静坐心得
- 坐姿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能够双盘最好,我现在能够单盘。腿不好的就普通的盘腿,也可以坐在垫子上,脚交叉放在地板上。
- 上半身和脊柱要挺直,但不是端着。
- 牙齿要抵着上颚,这也叫搭鹊桥,引上池之水。
- 双手可以放在膝盖上,可以放在丹田处。我个人喜欢放在膝盖上。
- 刚开始静坐时会有很多念头,不要和他们斗争,看他们来去就可以。
- 可以专注于一种声音,呼吸,观想等,让自己的意念归一。
- 要尝试用丹田呼吸,刚开始不会,就是深呼吸,意念到达丹田。
- 做好后用双手按摩面部,腿部。
- 静坐时间可以随意,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我早晨是站桩,中午1个小时,晚上1个小时。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以。晚上睡觉前打坐可以收敛心性,让梦境更加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