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知秋

标签:
杂谈休闲 |
分类: 1.饮食男女(foodandlife) |

看到南怀瑾老师在中秋仙去的信息,心里百感交集,这位老师多年前就带着我走进儒释道中国古典文化的世界,我遵循着大师的教诲在红尘中慢慢的沿着自己的生命轨道修行,他的名言还时刻回荡在耳边。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老师最喜欢微薄清淡的生活,我也尝试跟随,一点点小米红薯稀饭,碗小而且盛不满,几颗炒过放些盐巴的花生米。尽量吃素,肉少吃,每个星期尝试1天清肠断食。
南先生讲座时,有人问:‘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先生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它就觉得饿了。
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 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我见过很多德国老太太,从后面看16,从前面看61,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控制,皱纹,卵巢的活动能力,头发变白。但是人能够控制很多,身体的柔韧度,肌肉的松紧度,骨骼的强硬度。
不需要去逆天,在中年老年能够健康柔滑的过渡,在年老时选择一个好日子没有病痛的离去,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佛家的基础修行就是戒定慧,从口而戒是最难的,第二难就是生理欲望的控制,心神的安定必修之路就是戒,有所为有所不为,吃到8分饱,喝到微醺,刚刚好,缺了一点点,但是能够控制,这个人就是上人,超脱于人道基本欲望的人。
我说的很明白,可是一碰到好吃的,总是吃到200分饱,裤腰带都要崩开了,走路都横着了,每次对自己说,下次就少吃一点,可是每次都不少吃。
(声明,我写下的文字,都是我对自己的期望,不是对我以前生活的陈述。)
有了戒,你很想去做但是没有去做,人就定下来了,心神宁静的人才会有终极智慧,看到宇宙之变,人心之变。在变化之前,做最恰当的决定,利己,利民,利国,大爱世界。
南老师是浙江人,却喜欢我们北方的面食。听说南老师喜欢吃白菜馅水饺,还有馒头、花卷、烙饼等面食,我就想反正老师在苏州太湖河边,总有一天,我能为老师坐上一次白菜馅的水饺,没有想到,在这个月圆之夜。老师就驾鹤回到他的极乐世界去了。
我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悲哀,很平静,95岁高龄,平静的离开我们这个红尘,留下来是浩瀚的知识,见解,文字。
佛教,道教,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应该感谢这位承上继下的文化使者。举凡众生,如南怀瑾这样经历一生的人,几乎不会有第二个。
南老师家在温州乐清县,他家里专门为他而开办了一个私塾小学,并且请了个留日回来的教师特定教他外语。从小他爱习武,父亲也是个武术高手,但另外请了个高人专门教他武术。我想南老师肯定是个太极高手,研究易经的人怎么不会太极呢。
同时教他古文的老师是晚清最后一个榜眼秀才。这个榜眼是南怀瑾最大的启蒙。
由于家教和基础良好,因此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在这个学校站在讲台上当老师了。这个老师一当就当了八十年,直到现在九十五岁高龄了,在涅磐之前的几个月,他还站在讲台之上。
这八十年来,受过南怀瑾老师教育指导的学生已经无法用数字来形容,也无法用国籍来判断,更无法用阶层来衡量,几乎是全世界全阶层的,不论是五湖四海、黑黄白皮人种,上到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有南怀瑾的学 生。
虽然我没有见过南老师,我也是南老师的一名学生,看了他所有的著作,每年都要重复的读,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阅读都有新的见解。
南老师年轻时候官至国民党少将,后来南老师选择离开军界源于认识了袁幻仙,这是当时盛名一时的禅宗大德居士,也是南怀瑾的禅宗师父,南老师是袁幻仙的首座弟子。
峨眉山下来之后,南老师又在自己一个弟子家闭关,披阅了《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典籍,随后进入西藏。受到贡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当时名重一时大活佛的 传承与认证,特别是贡嘎活佛后来还亲自去成都特地为南怀瑾传授了显密大小戒律,并书写了藏文传法传戒的证书交给了南怀瑾。
这大活佛的认证书,即肯定和代表南怀瑾是密宗上师的合法身份以及可以传法的资格。
解放初年南怀瑾随流去了台湾,后来他离开台湾迁居美国,再迁居香港,后定居在太湖,在这里他归去天堂。
金温铁路是南老师独资投建的。建设好了之后,他什么都不要,抽身就离开了。现在新闻上南水北调的巨大工程得以认证和实施,也是南怀瑾促成的,这个南水北调的起点就在武当山脚下的太极湖。至于在内地提倡熟读古文的从小教育工程,也是南老师所创建和推行。还有很多很多有益于中华民族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建议和投资创建,就说不清楚了。
一个普通人穷其一生研究学习,能通个佛典或者道义就已经难如登天了。可是南老师什么都通,以佛经来说,三藏十二部如此的浩繁,而且每一个宗门的教义和修证都不一样的,但南老师随手拈来就可以开讲。而老庄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身秘密,他也懂得那么深,还有密宗,还有各种流派等等世间学问,他就像个百宝囊似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南老师就像是个闲云野鹤一样,随意着自己的性情,也不按章出牌,按理施教,留给人间都是芬芳。
我心目中南老师就是一位世间的神仙,九十多岁高龄了,却不用带老花眼镜就能看书,走路一样轻盈康健,思路灵活记忆里非常好,而且每天迎来送往应酬,宾朋散后还有看书写字备案讲课,还要打坐修行用功,每天几乎只睡一两个小时。
不要说九十几岁,我才40几岁都没有南老师的精力,一天要睡8小时,还有午睡1小时,看电视都要带眼镜了。
今天武当道教学院的官道长来访,他说,南老是道教和道家的贵人,因为他很多人才了解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宗教。
重新拿出南老师的书,在阳光下静静的读,然后去花园看鸟,红色秋叶,松鼠搬运松子核桃,一春一秋,来来往往,道法自然。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老师最喜欢微薄清淡的生活,我也尝试跟随,一点点小米红薯稀饭,碗小而且盛不满,几颗炒过放些盐巴的花生米。尽量吃素,肉少吃,每个星期尝试1天清肠断食。
南先生讲座时,有人问:‘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先生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太满了,胃部稍稍空了一点,它就觉得饿了。
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 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我见过很多德国老太太,从后面看16,从前面看61,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控制,皱纹,卵巢的活动能力,头发变白。但是人能够控制很多,身体的柔韧度,肌肉的松紧度,骨骼的强硬度。
不需要去逆天,在中年老年能够健康柔滑的过渡,在年老时选择一个好日子没有病痛的离去,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佛家的基础修行就是戒定慧,从口而戒是最难的,第二难就是生理欲望的控制,心神的安定必修之路就是戒,有所为有所不为,吃到8分饱,喝到微醺,刚刚好,缺了一点点,但是能够控制,这个人就是上人,超脱于人道基本欲望的人。
我说的很明白,可是一碰到好吃的,总是吃到200分饱,裤腰带都要崩开了,走路都横着了,每次对自己说,下次就少吃一点,可是每次都不少吃。
(声明,我写下的文字,都是我对自己的期望,不是对我以前生活的陈述。)
有了戒,你很想去做但是没有去做,人就定下来了,心神宁静的人才会有终极智慧,看到宇宙之变,人心之变。在变化之前,做最恰当的决定,利己,利民,利国,大爱世界。
南老师是浙江人,却喜欢我们北方的面食。听说南老师喜欢吃白菜馅水饺,还有馒头、花卷、烙饼等面食,我就想反正老师在苏州太湖河边,总有一天,我能为老师坐上一次白菜馅的水饺,没有想到,在这个月圆之夜。老师就驾鹤回到他的极乐世界去了。
我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悲哀,很平静,95岁高龄,平静的离开我们这个红尘,留下来是浩瀚的知识,见解,文字。
佛教,道教,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应该感谢这位承上继下的文化使者。举凡众生,如南怀瑾这样经历一生的人,几乎不会有第二个。
南老师家在温州乐清县,他家里专门为他而开办了一个私塾小学,并且请了个留日回来的教师特定教他外语。从小他爱习武,父亲也是个武术高手,但另外请了个高人专门教他武术。我想南老师肯定是个太极高手,研究易经的人怎么不会太极呢。
同时教他古文的老师是晚清最后一个榜眼秀才。这个榜眼是南怀瑾最大的启蒙。
由于家教和基础良好,因此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在这个学校站在讲台上当老师了。这个老师一当就当了八十年,直到现在九十五岁高龄了,在涅磐之前的几个月,他还站在讲台之上。
这八十年来,受过南怀瑾老师教育指导的学生已经无法用数字来形容,也无法用国籍来判断,更无法用阶层来衡量,几乎是全世界全阶层的,不论是五湖四海、黑黄白皮人种,上到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有南怀瑾的学 生。
虽然我没有见过南老师,我也是南老师的一名学生,看了他所有的著作,每年都要重复的读,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阅读都有新的见解。
南老师年轻时候官至国民党少将,后来南老师选择离开军界源于认识了袁幻仙,这是当时盛名一时的禅宗大德居士,也是南怀瑾的禅宗师父,南老师是袁幻仙的首座弟子。
峨眉山下来之后,南老师又在自己一个弟子家闭关,披阅了《永乐大典》、《四库备要》等典籍,随后进入西藏。受到贡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当时名重一时大活佛的 传承与认证,特别是贡嘎活佛后来还亲自去成都特地为南怀瑾传授了显密大小戒律,并书写了藏文传法传戒的证书交给了南怀瑾。
这大活佛的认证书,即肯定和代表南怀瑾是密宗上师的合法身份以及可以传法的资格。
解放初年南怀瑾随流去了台湾,后来他离开台湾迁居美国,再迁居香港,后定居在太湖,在这里他归去天堂。
金温铁路是南老师独资投建的。建设好了之后,他什么都不要,抽身就离开了。现在新闻上南水北调的巨大工程得以认证和实施,也是南怀瑾促成的,这个南水北调的起点就在武当山脚下的太极湖。至于在内地提倡熟读古文的从小教育工程,也是南老师所创建和推行。还有很多很多有益于中华民族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建议和投资创建,就说不清楚了。
一个普通人穷其一生研究学习,能通个佛典或者道义就已经难如登天了。可是南老师什么都通,以佛经来说,三藏十二部如此的浩繁,而且每一个宗门的教义和修证都不一样的,但南老师随手拈来就可以开讲。而老庄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身秘密,他也懂得那么深,还有密宗,还有各种流派等等世间学问,他就像个百宝囊似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南老师就像是个闲云野鹤一样,随意着自己的性情,也不按章出牌,按理施教,留给人间都是芬芳。
我心目中南老师就是一位世间的神仙,九十多岁高龄了,却不用带老花眼镜就能看书,走路一样轻盈康健,思路灵活记忆里非常好,而且每天迎来送往应酬,宾朋散后还有看书写字备案讲课,还要打坐修行用功,每天几乎只睡一两个小时。
不要说九十几岁,我才40几岁都没有南老师的精力,一天要睡8小时,还有午睡1小时,看电视都要带眼镜了。
今天武当道教学院的官道长来访,他说,南老是道教和道家的贵人,因为他很多人才了解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宗教。
重新拿出南老师的书,在阳光下静静的读,然后去花园看鸟,红色秋叶,松鼠搬运松子核桃,一春一秋,来来往往,道法自然。

花开花落

芭蕉叶子的卷曲

暗红

小路

粉红

深粉红

攀爬

枫叶

红豆

野果

岁月

黄色的果实


秋的层次

亮红`
前一篇:大爱师太-香菇平菇老母鸡汤面
后一篇: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