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可波罗同行-新疆拉条子

标签:
杂谈休闲美食 |
分类: 1.饮食男女(foodandlife) |
晨起泡上一杯菊花枸杞茶,吃上一块萨其马,等待肠胃的苏醒。
天空乌云密布,昨天和太极朋友们讲好,今天早晨起训练,于是不顾狂风要出门。
豆子说,15分钟后会有暴风雨,就不要出去了。
我可不想让人家在风雨里面等我。
骑车到了莱茵河边,大家都到了,正在热身。我告诉大家暴风雨就要来了,赶快到咖啡馆去避雨。
咖啡端上桌子,外面雷电交加,树叶飞旋。
大家非常快乐,一转眼我们在一起走过了10个春秋,很多德国人现在都已经是太极高手了,8.16.24.42式太极拳,32剑,太极扇,气功八段锦都练习得有模样。他们也热情和一些有缘太极的人分享自己练习的心得,几个朋友都已经成为太极和气功的教练了。
因为平时见面就是练习,坐下来说话的机会不多,在外面风雨肆虐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最近的事,大家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见闻,说说话,静静听,很舒服,很温馨。
风停了,雨也小了,大家都去上班,我坐在咖啡店里,拿出最近看的《与马可波罗同行》,因为这次去意大利的威尼斯看了马可波罗(1254-1324)的故居,700多年前住在这里的一个17岁的青年,随着家人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穿过雪山,越过隔壁,从地球的西端走到东端,历时4年来到了遥远的中国。
他在中国以色目人的身份游历了17年,而且还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朝廷里做过小官。
1291年,马可波罗一家以护送蒙古公主嫁波斯国王的理由,离开元帝国,从福建泉州港出发,经海路回到了威尼斯。
两天后马可波罗在威尼斯的家里宴请亲朋好友,非常耀富的把红宝石,珍珠,黄金等宝物给大家看,而且还披了一件很拉风的蒙古天鹅绒的大袍。邻居们都羡慕极了,东方原来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如今这些威尼斯人看到了这些亮闪闪的宝贝,那才是羡慕嫉妒狠。
1298年威尼斯和热那亚发生战争,马克波罗亲任舰长,可是东方的神奇传说不能当剑用,战败的马可波罗做了俘虏。
在黑暗的监狱里,他向狱友来自比萨的鲁思梯谦讲述自己的东方之行,然后这位鲁思兄弟把马可波罗的游记整理成文本,那个时候还没有印刷术,只有手抄本。
当时手抄本的名字叫《东方见闻录》,后来慢慢改成《马可波罗游记》,当时的手抄本有70多个版本,每个手抄的人多多少少都加进了自己的一些想象,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马可波罗游记》和马可波罗真实诉说的东方经历还是有很多出入,很多人都说马可波罗肯本没有去过中国,书里到处是谎言。
尽管如此,德国1477年出版了德文译本,中国的译本于1913年出版,梁启超题书名,我们中国比德国晚了436年读到了马可波罗游记,距离马克波罗在监狱中口述自己的东方见闻已经有615年,到达今天这本书已经有714年。
马可波罗有一个忠实的粉丝,意大利人哥伦布,他梦想着东方的珍珠,丝绸,瓷器,那是一片铺满黄金的国土。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不是马可波罗书里的神秘东方世界。
读着这本游记心里还是很感动,尤其是喀什那段,想象马可波罗经过长期的跋涉,来到这片绿洲,品尝当地的美食,喝上热乎乎的红茶,肯定感叹生活的美好。
新疆饭有很多,我个人最喜欢这款拉条子,看了里面的图片,口水直流。合起书,直奔摩洛哥商店买羊肉,洋葱,西红柿,辣椒自家菜园有,就没有买。
回家和面,准备一碗水,适当加盐,尝一下水略有咸味即可,不能太咸,盐多了不容易拉开(加盐的目的是为了面吃起来更加筋道)。盐水调好后,缓慢加入面粉中,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将面粉搅拌成絮状。揉成面团。
做拉条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开,也不可太软,否则煮出的面不精。基本要比平时做饺子的面团硬一点儿。然后盖上盖子或湿布醒一会再揉。
饧上45分钟,然后反复揉匀,直到和好的面团光滑细匀,然后在案板上擀成1公分左右厚面饼,两面抹上油,用刀切成半公分宽窄的长条,然后一根一根拉长。
这一步不必拉的很细,成人拇指粗细即可,但要拉均匀,取一个大一点儿的盘子或者盆子,底部倒一些食用油。拉的时候 ,手上要抹油,拉好的面条盘成卷,面上各处应有油,以防止粘连,一圈一圈盘在盆子里,盘好的面条盖上盖子,继续饧发半个小时以上。
水开,因为在炖鸡汤,在开水里放了些鸡油,这样煮出的面条不粘。
有些人拉面然后放在面板上,我的作法是一边拉,同时拉好的面直接开水煮,这样做就是拉面的速度要快,拉上三根就是一碗面,水开就可以捞出。
看着手指粗细的面条在拉扯中均匀的变细,滑落开水中,流畅感,满足感油然而生。
豆子很喜欢吃这样的面条,有齿感。
在饧面的时候,就要做卤汁。
羊肉用鸡汤和鸡油,盐,五香粉腌制。油热炒香羊肉,捞出。放入圆葱炒香,放入西红柿,很多人喜欢放入西红柿酱,我个人喜欢用新鲜的西红柿,我心里总是抵触一些罐头食品。多放一些西红柿就可以了。西红柿不见身影融化为酱汁的时候放入辣椒,最后放入羊肉和盐。
把捞出的面条直接放入酱汁里,一大锅满满的一大盘,倒了一杯二锅头,就当是伊犁特曲吧。
豆子叼起一口面条,向上一扯,一吸,汁水四溅,满意地摇头,在一口小酒后。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新疆吧!
好的,将来我们一起去新疆,吃最正宗的拉条子。
与马可波罗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