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大豆腐自己做

标签:
杂谈美食 |
分类: 13.豆腐(tofu) |
很多朋友都在找豆芽,一下学就没有了踪影,我啊,最近那是相当的忙。
忙着做豆腐,居然成功了。
我们东北老家的豆腐最有名了,豆子好,大石磨,一大早就把驴的眼睛蒙起来拉磨,浓浓的豆浆从石缝中渗出来,不用煮已经香气扑鼻了。
现在的豆腐都不好吃,没有豆香味。我找了一下原因,好豆腐第一要用好豆子,第二要有好水,第三要用石磨,第四点浆的火候掌握。
我这里有好水新鲜的山泉水,有机黄豆,但是没有石磨,点浆的这件事纠结了我很久,到底什么是盐卤,什么是葡萄糖内酯等,这哪里是做豆腐,整个化学实验。
天天找资料研究,看了很多美食网友的豆腐经,很复杂,做豆腐是件有技术含量的活。
从网站上订购了专门做豆腐的木盒子和盐卤magnesium chloride (Nigari),开始做豆腐。
做豆腐有很多种方法,一种是盐卤,一种是葡萄糖酸内酯Delta-gluconolactone,还有熟石膏,和醋。
盐卤是结晶氯化镁[MgCl2•6H2O]的水溶液,属电解质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聚起来得到豆腐。盐卤豆腐口感绵韧,比较硬,有豆香味,含水量少、色泽白中略偏黄,质地比较粗老。比较适合做豆干和一些质地较硬的豆腐。
这次就是用盐卤做的豆腐,以后再用其他的几种方法来做实验。
这个方子综合了网友游走四方的鱼,阿司匹林,Jiafish,特别表示感谢:
- 挑豆子。泡豆前应先把霉变的黄豆捡出去,鲜黄豆干燥后,不管它外表多鲜亮,天生都会有一点点黄曲霉菌停留在表皮上,这也是豆腥味的主要来源。泡豆子时,总发现有些豆子没有泡胀,那个俗称“石豆子”,一定要把它捡出去,
- 泡洗豆子。豆子洗净后清水浸泡12-16小时(若气温较高时,中间可更换一次水)豆子泡涨后,这些黄曲霉菌也就基本都溶到水中了。也就是说洗得够净,豆浆才会更香甜。
- 豆水比例。豆子和水的比例为1:4, 或者1:3,用普通豆浆机制作出的豆浆是不能用于制作豆花的,因为浓度太低了。
- 磨浆。最好用石磨磨浆,也可以用用果汁机或者豆浆机将它们打成液体。一次不能全部打完,可以根据自己果汁机的大小分批打。
- 滤浆。打成液体以后,把它用纱布过滤掉渣滓,就得到了生豆浆。
- 煮浆。生的豆浆有一股生豆子的味道,必须加热煮沸6-8分钟以后,才能得到甘甜无异味好喝的豆浆。在煮豆浆的过程中一定要小火,勤搅拌,因为豆浆中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容易沾锅煮糊。
- 降温。然后离火,等温度降至八十度。
- 点卤。盐卤用开水溶开,再加到浆里,边加边快速地搅,汤勺要从锅底向上捞起(不要超过3秒),然后盖上盖子“闷浆”。(500g黄豆+8g盐卤)
- 凝固。30分钟后豆浆就凝固住了,插了一根牙签不倒就好了,这就是豆腐脑。
- 成型。先将压豆腐的木框摆好,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脑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脑满了,将豆腐脑包住。上下面用木板压好,压力会把水份逼出,使凝出的大豆蛋白粘连。压力的大小又决定了豆腐的软硬程度。豆子动用了木工工具夹起来,如果没有木工工具,也可以用重物压。豆腐成型一定要在豆腐很烫的时候来操作,要是等它凉了,就基本不会成型了,
- 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2%~5%的食盐水中,放在冰箱或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
剩下的豆渣也没有扔掉,用猪油和油籽拉爆锅,放入豆渣,雪菜,少许水炖开即可。看起来像猪食,但是真的很美味。
等将来我回东北老家,就在院子里放个大石磨,买一头驴,搞个行为艺术展,内容保密。

豆渣

豆浆

煮好,点盐卤30分钟后凝固。

豆腐脑

放点酱油虾皮生吃了。

豆腐脑放到木盒子豆腐包里。

压紧

上下两块木板

木工工具压制

老豆腐

成功了。

切片

切块

油煎

放些蚝油即可。

猪油和油籽拉

豆渣,雪菜。

盐卤

豆腐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