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11--住北京四合院看大戏

标签:
休闲旅游 |
分类: 6.世界美景(travelphotos) |

看了哲平的博克一个人在北京住四合院看大戏,羡慕极了。到了北京,就追寻哲平的脚步去了。
北京的3个晚上,住在婧园四合院,穿着古装的美女带我入住,她介绍说,这里的建筑都是文物,装修队都是从故宫派过来的。
入住后就坐在院子里看朱门青瓦,数百年的京城,数百年的宅子,左宗棠大概不知道,他如今在美国比在中国有名多了,一款左宗棠鸡风靡美国,其实也叫酸辣鸡块,老外就喜欢这样的口味。
和酒店服务员很快混熟,他们给我吃自己院子里的大枣,比我们家的还甜。我站在葫芦藤下看葫芦,看青瓷花盆的金鱼,赏就要裂开口的石榴。
在如此闹市,还有这样一个老北京的人家,这是个时空的隧洞,进入去看那些史书上书写的故事。
第一夜很疲劳,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很早就睡觉了,朱窗轻开,知了有节奏的叫着,夜里静静的,静静的,很适合入眠。
晨起被鸟儿唤醒,拿着相机看这典型的老北京三进式的四合院,然后坐在院子里的回廊里,喝茶看书,摇头晃脑的读几首小词,不到5分钟就被蚊子咬了20几个包,像害了麻疹似的。
我怀旧一下你们都不让我安生,我出走。
出门就是王府井大街,吃了2根油条,一碗豆浆,一笼狗不理,一罐北京蜂蜜酸奶,一碗豆腐脑,一份煎饼果子。早餐就随便对付一下吧!
在上海第一顿早餐是一个瓷饭,2个菜包,一笼蟹粉鲜肉小笼,一份咸豆浆,一碗油豆腐粉丝汤。
午餐不管在那里我都是2个冷菜,2个热菜,一瓶啤酒,一个人吃的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在北京乘地铁的时候,很多人为我让座,一个老奶奶问,看这样,恐怕是要生了吧。
我满意的点头,快了,还双胞胎呢!
好几年没有去理发了,在国外都是自己理的。回国咱就奢侈一把。
时尚的理发师很真诚地说,像你这样椭圆形的脸很适合调染一下,做个层次。
我憋住笑容,对理发师说,你很诚实吗!
他憨笑了一下说,我就是有一说一。
在北京见了两个一直关注我的网友,在哈根达斯里,我和yanjie虽然第一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无所不谈,没有任何禁忌。每次谈到一个话题,yanjie都要打断我说,对不起,我感慨一下先。我们两个抢着说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爱死这个小妹妹了,原来女博士不都是木那的,
然后见了从英国回北京度假的乔良,分享了很多在国外生活的感受,乔良后来写信道---你的人就和你的博客一样,用敏感和敏锐去发现美,用顺畅平实的文字来展示美,没有娇揉造作,只有真心分享,我喜欢,像一朵幽幽开的百合花。
在北京的第二个晚上先去了老舍茶馆,喝茶看表演。然后搭三轮去后海。
后海的每个酒吧都有歌手,中国的,外国的歌手每个的唱功都很了得。但是他们把喇叭的声音开的太大了,好像1000个人一起在唱卡拉OK,但是歌曲都是不同的,让人烦躁,听久了会疯的。
在北京的第三个晚上去国家大剧院看话剧《红玫瑰和白玫瑰》,后排都是老外,连自己的座位都找不到的老外,连句你好都说不完整的老外,话剧结束后鼓掌最热烈的老外。
从你起,我学会爱,受了些苦,总还是要爱的。我只是往前走,碰到什么就是什么。
---张爱玲语录
从大剧院走出来,路过闪着金光的天安门,喜悦的游人,卖哈密瓜的,卖风筝的,卖小饰品的都在经营着自己的小梦想,那站得笔直的武警,眼神很坚定,仿佛看着什么,仿佛又很空洞,他是不是在想那远方的姑娘呢?
我又买了一罐酸奶,点了一份爆肚,听阳台上的京戏。
北京之夜,无需入眠。








